. .

民间丧葬仪式与佛教的区别在哪

时间:2025-05-22 11:48:17人气:35

民间丧葬仪式和佛教丧葬仪式有不少区别呢。

先说说对死亡的看法吧。

民间一般觉得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是件悲伤的大事,对死亡后的世界有很多传统的说法,有阴间、地府,人死后会去那里,有鬼魂之类的存在。

而佛教呢,认为死亡只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讲究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觉得人生无常,要是能破除一些执念,修证菩提,就能了生死,证得涅槃。

净土法门就觉得人临终前要是真心相信、恳切发愿,念“阿弥陀佛”名号,就算有很多恶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再看看临终时的处理。

民间在人快去世时,家人会比较慌乱,会忙着给老人穿寿衣啊,准备各种东西,会哭得比较伤心,觉得亲人要离开自己了,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但佛教就不太一样,佛教认为临终时神识要离开肉体,会很痛苦,要保持安静,不能哭也不能拉扯临终者,让他们平静地离开人世,还会有亲人或信徒在旁边助念,帮助往生者坚定信念,一心向佛,好能往生佛国净土。

遗体安置方面也有不同。

民间有很多讲究,要烧魂轿、摆脚尾饭、点脚尾灯,还要诵脚尾经,觉得这样能送死者的灵魂走,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

但佛教没有这些阴间的观念,不会有这些做法。

佛教是等亲人过世后,在旁边助念,静置8到12小时,等遗体冰冷了,再移到殡仪馆,自宅厅堂安置,要么入殓要么冰存。

说到竖灵,民间会搞很复杂的仪式,弄招魂幡之类的,觉得可以把死者的魂魄招回来,还会烧银纸,早晚拜饭,希望死者在阴间有钱花、有饭吃。

佛教呢,会为亡者立个魂帛,就是牌位、灵位,但不认同阴间这些说法,不烧银纸,就用鲜花素果供奉,比较简单。

做七和法会也是有区别的地方。

民间做七很讲究,每七天做一次法事,觉得这样能让死者的灵魂得到超度,顺利进入轮回,法会也会请道士,和尚来念经做法,仪式很隆重。

佛教也有做七和法会的说法,认为人死后灵识在中阴身阶段,七七四十九天内会转世轮回,现在助念做法比较兴盛,很多人觉得助念就是法会佛事,不一定要专门设坛举办法会,大多是在守丧期间早晚诵经,请法师来引领诵念佛经就行。

入殓的时候,民间对寿衣的层数啊、棺内放的物品啊都有很多讲究,放随身库、过山裤之类的,觉得这些能让死者在阴间用得上。

佛教也会给遗体沐浴、更衣、化妆后移置棺木入殓,但没那么多讲究,没有五层或七层寿衣的说法,棺内也不放那些传统的物品,就是以恭敬心对待遗体。

出殡和告别式也有点不一样。

民间出殡仪式很热闹,会有很多人敲锣打鼓,抬着花圈挽联,孝子孝女们穿着孝服哭哭啼啼,仪式很繁杂。

佛教在遗体出殡前也有奠祭仪式,和传统丧礼差不多,先子孙,后宗亲、姻亲先后奠祭,朋友、宾客拈香吊祭,但整体氛围比较安静、庄重,没有那么热闹。

火化、安葬和晋塔方面,民间以前土葬比较多,现在也有火化的,但火化后会把骨灰放在墓地,骨灰堂。

佛教从宋代开始火葬就比较普遍了,遗体火化后骨灰用坛贮存,放在灵骨塔。

最后说说后续的祭祀。

民间每年除了清明、忌日,中元、死者生日之类的日子都会举行祭拜,会一直延续下去,对祖先的祭祀很重视。

佛教也有在清明节、忌日扫墓祭拜、追悼的做法,但觉得人死后49天内就转世轮回了,对后续的祭祀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有些是照顾到家属和亡者的情感寄托,才保留了一些和传统丧礼相同的安灵与祭祀做法。

像百日、对年、三年、合炉这些,佛教也只是把它们当作亲人死亡的重要日期,有祭祀和诵经仪式,但不像民间那样有很严格的规定和复杂的仪式。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