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丧葬方式有哪些讲究
佛教丧葬方式有不少讲究呢。
从临终时就开始有讲究了。
佛教认为人临终时神识将离开肉体,会很痛苦,这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哀伤痛哭,拉扯临终者,要让他无挂碍地平静离开人世。
在临终者知情的情况下,可以以他的名义做慈善,增加其功德。
同时,最好能请修行的善知识来,一边诵经念佛,一边开导亡者放下牵挂,这就是助念。
人咽气后,有特别的要求。
佛教认为在亲人气绝后,神识尚未离去,这时候不能马上挪动遗体,一般要静置8到12小时,等遗体冰冷后再移至殡仪馆或自宅厅堂安置,在这期间还要继续助念。
接下来是遗体安置的环节。
要为遗体沐浴、更衣、化妆,然后移置棺木入殓。
佛教认为人死后的遗体只是“臭皮囊”,但还是要以恭敬心对待。
穿衣通常由子女或家人进行,不主张由陌生人为临终者穿衣。
不要为逝者带任何首饰,甚至不穿寿衣,衣服最好是逝者日常所穿的。
棺内也不放一般传统的“随身库”或“过山裤”等物品。
遗体安置好后,要竖灵,就是为死者设立灵位。
佛教不认同阴间一事,没有烧银纸的情形,无早晚拜饭,只是用鲜花素果供奉。
灵堂布置要安详平和,棺材以实用为主,无需昂贵材质。
棺材前可摆放祭坛和逝者遗像,祭坛上的供品有鲜花、水果、蜡烛和香。
佛祖画像须摆放在祭坛前,表示逝者已经三皈依。
在丧葬过程中,诵经超度是很重要的环节。
出家师父要带着大家诵经,给亡者超度,参与的亲友最好人手一本经书跟着念,《心经》《往生咒》这些简短好记的内容,再配上佛号和回向偈。
诵经结束后,师父还会讲讲亡者生前的善行、学佛的功德,再做个简短开示,既超度亡者往生净土,能安慰活着的家人。
关于葬法,佛教常见的有火葬、土葬,在藏区还有天葬等。
火葬在佛教中又被称为荼毗,佛教认为火是“善”和“光明”的象征,火葬是吉祥和高尚的葬法,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便是实行的火葬。
火葬,僧人圆寂后多会举行封龛仪式,包括入龛、封龛、起龛、荼毗等环节。
主法法师会手捧封条,口念封龛法语,然后将封条封上往生龛,最后全员唱《西方赞》结束仪式。
土葬的话,就按照正常的土葬流程,只是仪式全程都要用诵经代替哭嚎,用清净的佛号声送亡者最后一程。
天葬在藏区较为流行,天葬师会将尸体运至天葬场,一边肢解、切割,一边抛撒饲喂鹫鹰,佛家认为这是一种功德,可以赎回生前的罪孽,有利于来世投胎。
在死者去世后的日子里,有一些讲究。
佛教认为人死后的灵识是在“中阴身”阶段,会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转世轮回。
在中国传统佛教葬仪里,“做七”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每隔七天为亡者做场佛事,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同样以诵经、回向为主。
每年的清明节、忌日也要扫墓祭拜、追悼。
还有一点很重要,佛教主张葬仪简单、隆重即可,不允许在丧葬期间以杀生的荤腥招待亲友,更不可以酒肉荤腥来祭祀亡者。
收到的慰问金,不是急需,建议捐给寺庙或公益项目,把这份善款化作功德,回向给亡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