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孙子辈打鼓的注意事项
在丧葬仪式中,孙子辈打鼓是部分地区特有的习俗,有诸多讲究和注意事项。
从人员选择来看,通常优先由去世者的亲孙子来承担打鼓任务。
若没有亲孙子,才会考虑侄孙辈等其他小辈孩童,一般以七八岁左右的孩子为宜,年龄不能太大。
按传统习俗,这是孙子辈应尽的孝责,若因特殊情况需他人代替,得遵循一定顺序,先找本家近亲的孩子,若没有则逐渐往外扩,找远房亲戚家的小辈。
打鼓的孩子不能迷糊,要能较好地完成相关任务,除了打鼓,有时还需在逝者下葬路上端灵位。
打鼓的时机和节奏有特定要求。
当有吊唁者前来时,吹鼓手会吹唢呐作为信号,孙子辈听到后就要准备敲鼓。
鼓声主要用于通知灵堂内的陪灵人员,告知来者是男是女,不同性别对应不同的接待方式或礼仪环节。
敲鼓节奏不能随意,要根据现场情况和传统规矩来,不能过于慌乱或节奏错乱,通常是有规律地敲击,以沉稳、庄重为宜,以体现对逝者的敬重和对仪式的严肃态度。
在打鼓过程中,相关的礼仪规范也需注意。
孙子辈要身着合适的服饰,一般需穿孝服,颜色多为白色等素色,不能穿着过于鲜艳或花哨的衣服,这是对逝者的基本尊重,符合丧葬仪式肃穆的氛围。
打鼓时要保持恭敬的态度,不可嬉笑打闹或表现出不耐烦,需全身心投入到仪式中,心中要怀着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关于打鼓所用的鼓,有一些忌讳。
这种用于丧葬的鼓不能拿到别人门前玩耍,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有咒人家死人之意,会引起他人反感。
同样,即使不拿鼓,不能站在别人门前说自己是敲鼓小孩儿,这也是犯忌讳的行为。
有些地方还存在与打鼓相关的其他习俗。
打鼓的孙子辈在完成打鼓任务后,还会参与其他丧葬环节。
像前面提到的端灵位,这是一项重要任务,孩子要端着逝者照片走在送葬队伍前面,让孝子和本家对着哭,端灵位时要稳,不能随意晃动或掉落,否则被视为不吉利。
还有些地方,在逝者下葬后圆坟等环节,打鼓的孩子也需参与其中,按照相应习俗完成诸如绕坟、洒酒等动作,这些都被认为是对逝者的孝道体现,是整个丧葬仪式完整性的一部分。
不同地区关于孙子辈打鼓的习俗存在差异。
在一些实行“喜丧”习俗的地方,如天津,若逝者是高寿离世,葬礼上会有鼓乐表演,此时孙子辈打鼓则更像是一种对逝者福寿全归的庆贺,虽氛围相对不像普通葬礼那般哀伤,但同样要遵循当地特定的规矩和流程,要以庄重的态度来进行,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娱乐活动。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