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丧葬风俗是什么时候
在武汉,丧葬风俗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时间安排和相应仪式哦。
当老人处于弥留之际,这时就开始有相关讲究了。
传统上认为老人忌住偏房,须移往正厅低床,头朝门外,这叫“寿终正寝”。
此时,在家的亲人要守护在病榻前,这就是“送终”,这是丧葬的起始环节,意味着家人要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老人去世后,首先要烧“落气纸”,就是在灵床前放个火盆开始烧纸钱,寓意着逝者可以带着冥币上路。
然后要尽快向亲友报丧,过去一般是家中年轻人前往告知,现在也有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的。
之后会布置灵堂,灵堂通常设在堂屋中,一般会放置逝者灵体,灵体上盖上灵被,灵床前置香案,长明灯。
停灵时间一般为三天,这期间晚上要有亲戚守灵,会不时有哭灵的,通常是死者的女儿或是至亲来哭灵。
到了第三天就是出丧日啦。
一般在六点多就要作好各种准备,这天所有的亲戚都要尽量到场。
从灵堂起灵时,发丧人员会把用菜油点在碗里的灯吹熄,然后摔破此碗,再出灵。
出殡途中要撒纸钱,沿途会有族人邻里亲友在宅旁路边摆设奠品饯别死者,或放鞭炮为死者送行。
下葬时,先在灵柩前陈祭品、烧纸钱,再次祭奠亡灵。
有的地方会请道士用罗盘定好山向,然后将棺材下入墓坑,孝子要在棺前跪拜,道士边向棺上撒米,边念“彩词”。
葬后第三天,全家孝眷要披麻带孝到墓地焚化冥币、香、烛,给新坟培土,然后放鞭炮,这叫作“复山”或“复土”。
从人死之日开始数,第7天为一个“七”,共7个“七”。
每个“七”日,主要亲戚朋友均备香纸前往祭拜。
“五七”日比较重要,已出嫁的孝女,要送来用彩色纸扎成的房屋模型,称“灵屋”,然后死亡者灵牌移入灵屋之中。
到第49天“七七”时,仪式略同头七,有地方把七七称为断七、起服,即除去孝服,请亲朋好友参加断七礼仪活动。
百日时,亲属还要行跪拜大礼或鞠躬致哀。
第一年的农历正月初二下午,亲戚朋友会前往死者家中,谓之“坐夜”。
子夜,先在灵前祭奠后,再到屋外设火场烧纸、放鞭炮,称为“祝馨香”,意思是祝亡者在阴间新年安好。
正月初三清晨,孝子要到本村家家户户叩拜,然后到所有前来祝“馨香”的亲戚家叩拜,称之为“谢孝”或“谢福”。
满三年为“除灵”日。
亲戚朋友均备香、烛、纸、鞭炮等前往祭奠,并将亡人灵牌、灵屋同钱纸一起焚毁。
有的人家还会请道士作“法事”。
除灵后,孝子孝女服孝期满,此后可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春节门联也可改为红色,至此,基本的丧葬礼仪就差不多结束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