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时为什么不能看脸和眼睛
入殓的时候不让看脸和眼睛,这是有很多原因的,咱们可以从文化传统、心理因素和科学角度这些方面来看看。
从文化传统方面来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特别讲究礼数,在丧葬方面也有很多传统习俗。
给死者蒙脸的习俗,出自“五礼”之中的“凶礼”,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沿袭着这个习俗。
有个典故是说,当年吴王打败了越王还羞辱了他,伍子胥建议吴王杀掉越王以绝后患,可吴王不听,反而听信谗言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临死前让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到城门上,还让人把他的脸盖起来,意思是吴王没有脸面面对自己的子民和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伍子胥。
这个典故也让给逝者蒙脸的习俗有了一定的文化渊源。
在一些文化观念里,认为死者的脸被看到,会给看到的人带来不好的运气,噩运。
还有“入土为安”的观念,觉得死者的遗体应该安详地安葬,避免被打扰,把脸遮住也是为了保护死者的安宁。
再从心理因素方面来看,人死后,血液停止流动,面部颜色会变得非常苍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变化,看起来会比较可怕。
要是亲人看到死者这样的面容,会受到很大的心理冲击,产生恐惧、悲伤等更强烈的情绪,这对生者的心理健康不太好。
为了防止吓到活着的亲人,通常会把死者的脸给遮住,不让大家看到,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者的心理负担。
入殓是一个比较庄重肃穆的仪式,人们希望能够保持一种安宁、平静的氛围,大家都去看死者的脸和眼睛,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情绪波动,影响整个仪式的进行。
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在死后1到3小时就会开始出现尸僵现象。
这是当人停止呼吸后,细胞失去供氧,肌肉中的钙离子大量释放,导致全身肌肉逐渐硬化。
这个时候触碰面部,不仅会在皮肤上留下凹陷的痕迹,还撕裂已经脆化的毛细血管。
尸体腐败时会产生尸胺、腐胺等化合物,接触皮肤引发红肿溃烂。
在古代卫生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直接看脸,触摸脸部,会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尸体腐败产生的菌群还通过呼吸道传播,就像《宋史》记载的,汴梁城瘟疫爆发时,处理尸体不戴面罩的杂役死亡率是普通民众的3倍以上,这就是腐败菌群通过呼吸道传播了。
入殓时不看脸和眼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人死后很容易出现尸斑,尸斑出现在脸上会不太好看,为了尊重死者,人们也会选择把脸盖上。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