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都有什么流程和手续
入殓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一系列的流程和相关手续哦。
小殓,这一步主要是为死者穿衣服等。
在古代,小殓通常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进行。
现在很多地方也会尽早为死者净身整容,然后穿上寿衣,有的甚至在断气之前就会进行,这是为了让死者能以整洁得体的样子离开。
给死者穿的寿衣通常有特定的样式和数量要求,一般是单数,材质和颜色也有讲究,多选用棉质等天然材质,颜色以素色为主。
小殓完成后,就会进入大殓环节,就是将死者收尸入棺,民间俗称“归大屋”。
入殓前,有些丧家会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还会请道士根据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按五行说法,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并将其写成榜文张贴在墙上,这就是“殃榜”。
入殓时,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都要远避,以免被认为对丧家不利。
入殓前还要先处理棺材哦。
要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上青麻杆,杆上再糊呈文纸,有用黄纤纸糊棺内四壁的。
棺头会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
然后在棺材底部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面盖一床棉被,两头放好“元宝枕”,用来给死者搁头和脚。
接着就是正式将死者入棺啦。
一般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若儿子多,其余儿子就抱腰,再请亲友或抬棺人员四至六人,用绸巾兜住死者的腰,让死者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很多地方叫“上不见天”。
入棺时也是死者的脚先进入,然后再平放棺内。
有些地方还会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
女性死者则双手都放馒头,鞭子叫“打狗鞭”,馒头叫“打狗干粮”,这是一种民间传说中的说法,认为可以帮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应对遇到的狗之类的动物。
尸体放好后,要调整位置。
有的会用红线拴一枚方口铜钱,由上而下对准死者鼻子,再用一根红线从棺头中线拉至棺尾中线,看尸体鼻子与棺头、棺尾中线是否成一直线,不成的话就调整尸体位置。
之后,会在尸体两侧放入死者生前所爱之物、衣服、饰物、生活用品和冥器等,这是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能继续使用这些东西。
有的还会在尸体枕下垫一些带籽的棉花,取绵延有子之意,寓意后代子孙人丁兴旺。
要在尸体上依次叠盖亲友所送的“重被”,最后一条一般是孝子、孝孙所送的“子孙被”。
盖好被子后,入殓基本就完成得差不多了,但还没到完全盖棺的时候哦。
在一些地方,安葬前棺盖不能合缝,要留着让亲人能再一睹遗容,与死者最后告别。
有亲人远在他乡未归,会等他们回来后再封棺。
到了正式盖棺的时候,要用四颗铁制的“寿钉”,由木匠以斧头将钉子楔入。
其中三根楔到底,死者是男性,三根钉为左二右一,女性则是右二左一,另一根寿钉成桃形,称“主钉”,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
盖棺时,死者亲属要齐跪灵前,为亡灵喊魂,喊着让死者“躲钉”,楔左面钉,就喊死者向右边“躲钉”,楔右面钉,就喊向左边“躲钉”。
关于手续方面,在现代殡仪馆,通常需要先办理遗体接运手续,工作人员会核对逝者相关信息,然后将遗体接到殡仪馆。
之后会将遗体冷藏,这时候要填写《遗体冷藏登记表》。
到了入殓环节,自行入殓,台北市第二殡仪馆就规定,要准时于申请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并备妥棺木、棺内用品等。
家属要在管制门外等候,由业者偕同馆方人员入内请领遗体,移置到指定区域进行遗体确认后签名,入殓盖棺后要将现场垃圾自行清除。
整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选购丧葬用品等相关事宜,要办理相应的购买手续哦。
不同地区、不同殡仪馆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具体的手续还得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来办理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