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人葬礼入殓风俗有哪些呢

时间:2025-08-21 09:14:04人气:48

在山东,葬礼的入殓风俗有着不少讲究。

入殓是有“大敛”和“小敛”之分的。

小敛说的就是给死者穿衣服 。

古代的时候,小敛通常在人死亡第二天早晨,在卧室门里开展。

那个时候,得先把小敛要用的衣服在房里摆好,再铺好敛床,然后开始着装仪式 。

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装饰品取下来,头发得盘在头上,男子还要露出手臂,大家都得不停地大哭,来表示悲痛万分。

主持仪式的人就开始给死者穿衣服,先在床上铺席子,再铺绞,席子和绞的材质得根据死者身份来确定 。

不管身份贵贱,死者都要穿上十九套新衣服。

穿好之后,亲属要用被子把尸体裹起来,然后用绞带捆紧 。

之后,再把一种叫“冒”的布囊套在尸体上,“冒”是分上下两截的,套好后再盖上被子,把尸体盖好。

在山东民间习俗里,入殓用的衣服和被子是忌讳用缎子的,“缎子”和“断子”谐音,大家怕因此招来断子绝孙的不好报应。

而“大殓”就是把尸体收进棺材里,山东民间一般把这个叫“归大屋”。

这意味着死者要跟这个世界隔绝,和亲人最后告别了,大殓仪式搞得挺隆重。

在山东,收尸盛殓的棺材通常用松柏木制作,忌讳用柳木 。

大殓的时间一般是在小殓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第三天,这也是为了等等看死者有没有生还。

按照当地民间习俗,得先在棺底铺一层谷草,然后再铺一层黄纸,大家觉得这样死者的灵魂就能够升到天堂去 。

之后要在七星板上铺那种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这也叫铺金,褥子上往往绣着海上江牙、八仙过海这些图案,寓意是能超度死者灵魂升天成仙。

在山东,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这是子女表达孝心的关键时候 。

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里面放一些葬物。

民间讲究让死者左手拿金,右手握银。

一般是让亡人左手拿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是银子,要是穷人家,就只能放些铜钱,当时通用的硬币了,大铜子、小钢板之类的,最起码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 。

据说凡是死者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老年时掉的牙齿,小殓沐浴时剪下的指甲,这些都要殓入棺内,为的是保证亡人尸首完整。

尸体还有殉葬物都安置妥当后,接下来就要钉棺盖了,在山东民间这叫“镇钉” 。

镇钉一般得用七根钉子,大家俗称它为“子孙钉”,据说用这个能让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

钉钉子的时候,亲属们要一起大喊让死者“躲钉”,然后再往棺盖上撒五色粮,这样大殓就完成了 。

在青岛一些地方,死者女性,那入殓的时候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场,得不到老舅的首肯,那是不能入殓的。

而在邹城市,以前人死后 3 天才把尸体移到棺材里,全家会先瞻仰遗容,还会为死者净面、照镜,并且在死者袖内放小面饼,这个被叫做“打狗饼子”,全家还要穿上孝服,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的规格也有不同。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