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的十大忌讳是什么呢
入殓是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地关于入殓有着诸多忌讳,这些忌讳大多源于传统习俗和人们对生死的敬畏,对逝者灵魂和生者运势的考量。
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入殓忌讳。
关于属相和人员方面的忌讳。
入殓时忌讳与死者生肖相冲克者在场,鼠马相冲、牛羊相冲等,生肖相冲被认为会引发气场冲突,对在场者和逝者都不利。
孕妇、新生儿和重病者也不宜参与入殓仪式,他们被认为阳气不足,容易受到阴气影响,会对身体不利。
时间上也有讲究。
一般要避开子时(23 - 1时)和酉时(17 - 19时),这两个时段被认为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据说在此时入殓容易招邪祟,不利于逝者灵魂安宁。
浙江一带忌讳在双日入殓,认为入殓宜逢单日,这样才符合传统习俗中的阴阳观念。
入殓过程中的行为忌讳也不少。
禁止在入殓时啼哭,更不能让眼泪滴落在遗体上,人们觉得这样会使逝者不忍离去,其魂魄无法升天,会滞留丧宅,导致逝者留恋人间,不得转世超生。
同时,要避免猫狗等动物接近棺木或遗体,民间传说猫狗接近会引发“诈尸”现象,即尸体会突然挺立或变成僵尸。
镜子也不能对照遗体,否则被认为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灵魂滞留等。
寿衣和陪葬品等器物方面同样有忌讳。
寿衣材质一般以绸缎为主,但忌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不吉利。
也不能用皮毛衣物,怕逝者来世转为兽类。
陪葬品中,禁用金属饰品,据说金属会阻碍逝者轮回。
死者生前用过的碗,要敲去一块再殉葬,不然对活人不利。
棺木忌讳用柳木,柳树不结籽,人们担心会因此绝后,棺木通常以松柏材料为佳。
言语上也有禁忌。
在入殓过程中,忌说“死”字,一般会改用“走了”“过身”等婉辞,这是为了避免惊扰亡灵,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忌讳。
入殓时,死者身上不能带一点铁制等金属东西,晋中一带等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认为这样不吉利,影响转世。
死者入棺时要正,以死者舅子的意见为准,摆放在棺材中间,习俗认为偏左不利于孝子,偏右不利于孝女。
盖棺时,除了死者最近的亲属外,其他人应退后,忌讳外人靠近寿棺,担心人的影子被关进棺材,会危害健康,魂魄也被一同封入棺中。
并且,盖棺时通常要留下一颗钉子不钉死,白族、彝族等都有这样的习俗,彝族的“子孙钉”就不兴打紧,还要拴上红线由孝子拉着,寓意“留后”,钉死了被认为对后代不利。
入殓后忌雨打棺,民间有“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的说法,认为这会让后代子孙遭贫寒。
这些入殓忌讳是各地长期以来形成的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死之事的慎重态度,有些忌讳没有科学依据,但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仍在一些地方被遵循和传承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