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过程和忌讳有哪些方面
入殓是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把死者装进棺材,各地的入殓过程和忌讳虽有差异,但总体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先来说说入殓的过程。
入殓时间各地不同,有的是死后3天、5天或7天入殓,有当天就入殓的。
入殓前,丧家会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还会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写成“殃榜”张贴于墙,生肖犯冲的人要远避。
接着要准备棺材,一般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
棺木外涂油漆,常见颜色有黑、紫、红、黄等,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多涂朱漆,50岁以上多涂金黄色。
棺木外面通常会有彩绘图案,如百寿图、四季图等,前头正面会绘云纹莲台,书写“XX之灵柩”等字样。
入殓前要先布置棺材,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上青麻杆或草纸,上面再盖一床棉被,两头放“元宝枕”。
然后为死者净身、穿衣,这一步通常由亲属或专业人员完成。
给死者穿的寿衣一般是事先准备好的,款式和件数有讲究,多为传统服饰,颜色以素色为主。
之后就是将尸体放入棺材,这是入殓的关键步骤。
通常由死者的儿子抱头,次子抱脚,若儿子多,其余儿子抱腰,再由亲友或抬棺人员用绸巾兜住死者腰部,先将脚放入棺内,然后缓缓将尸体平放入棺。
有的地方还会用红线拴一枚方口铜钱,对准死者鼻子,通过与棺头、棺尾中线对齐来调整尸体位置,确保三点成一线。
尸体放好后,要在其两侧放置死者生前所爱之物、衣服、饰物、生活用品和冥器等。
有的还会在尸体枕下垫带籽的棉花,寓意子孙兴旺。
依次叠盖亲友所送的“重被”,最后一条一般是孝子、孝孙所送的“子孙被”。
入殓完毕后,棺盖先斜盖于棺身之上,留些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择定的时辰正式盖棺。
盖棺时用四颗铁制的“寿钉”,由木匠楔入,其中三根楔到底,死者男性是左二右一,女性则是右二左一,另一根桃形“主钉”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
钉棺时,死者亲属要为亡灵喊魂,喊着让死者“躲钉”,同时参加钉棺的人会身系红布条,丧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喜钱”。
再说说入殓的忌讳。
入殓时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等都不行,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死者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生肖犯冲的人不能看死者入殓,否则被认为对丧家不利。
入殓过程中亲属要保持庄重,不能嬉笑打闹或大声喧哗,要表达出对死者的敬重。
盖棺时,除了负责钉棺的人,其他人一般要回避,死者的子女,虽要在旁,但不能哭出声,以免惊扰死者灵魂。
棺木一旦盖好钉牢,就不能再轻易打开,否则被视为不吉利,不符合对死者的尊重。
入殓时要注意尸体摆放端正,不能歪歪斜斜,否则被认为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会过得不安稳。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