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葬礼风俗和忌讳的区别在哪里
回民葬礼风俗是基于伊斯兰教教义形成的一系列丧葬仪式和传统做法,而忌讳则是在这些风俗基础上,为了遵循教义、表达对逝者尊重和对生命敬畏,所规定的一些禁止或不宜做的事情。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同时也有明显区别哦。
回民葬礼风俗有很多特点呢。
速葬,回民认为人去世后应尽快入土为安,一般早死午葬,晚死晨葬,停尸不超过三天。
这是他们觉得尸体久放会不卫生,不符合教义要求。
净身,亲人要为亡者进行清洗,通常男死者由男人洗,女死者由女人洗,用清水将死者头、手、胳臂、上身和下身冲洗干净,有的还会在死者的七窍之内放入浸过樟脑液的棉球,以防虫豸钻入。
洗完后要为死者穿上尸衣,男性着衣3件,女性着衣5件,再用白布将遗体包裹起来。
殡礼,这是在清真寺举行的集体礼仪,由伊玛目率领,将死者的遗体抬到前面,参加殡礼的人面向天房横排成队列,肃立为亡人向真主祈祷,祈求安拉饶恕亡人的罪过。
之后就是土葬啦,回民土葬不用棺椁,而是在地面挖一个长方形深坑,在坑的西壁掏一个上圆下平的洞,将尸体头北脚南,面向西侧卧于洞内,封上洞口,再填上墓坑,坟堆做成鱼脊形。
葬后,阿訇还会再念一段《古兰经》。
在埋葬后的第3天、7天、30天、百日、周年时,要过“乃孜尔”,请阿訇诵经,悼念死者。
而回民葬礼的忌讳呢,大多是围绕着这些风俗来的,是对风俗的一种补充和强化。
回民忌讳“死”这个字,通常会用“无常”或“归真”来代替,这是他们认为死亡是回归到真主那里,是一种自然的归宿,说“死”字不吉利。
回民对火葬极为忌讳。
传说火刑是安拉使用的,只有安拉掌握这个权力,一般人不能用,火刑还是罪人无常后所受之刑,他们坚持土葬,认为人亡后只有回归泥土之中,才能从泥土中再次被塑造。
在葬礼过程中,回民忌讳哭丧,不能给亡人下跪磕头,甚至连鞠躬也不可以,只能单腿曲跪下礼。
他们觉得过度的哭泣和这些跪拜行为不符合教义,对亡人不利,葬礼应该保持庄重和安静。
回民葬礼忌设灵位,忌送花圈幛联等,待葬期间不宴请,出殡仪式简单,不讲究排场,不雇用吹鼓手,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纸车纸马等纸货,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奠。
这是他们遵循伊斯兰教“葬必从俭”的教义,认为生前竭尽全力抚养行孝,比死后大操大办更重要。
妇女不许送葬也是一种忌讳。
这是基于伊斯兰教的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妇女情感容易激动,会在葬礼上过度悲伤或做出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影响葬礼的庄重和秩序。
回民葬礼风俗是具体的丧葬流程和仪式,是葬礼的主体内容,而忌讳则是为了让这些风俗更好地执行,体现对宗教教义的遵循、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是在风俗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一些限制和禁忌事项。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