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葬礼注意事项和禁忌是什么
回民葬礼首先在时间上有讲究,他们主张“三日必葬”,一般就是早上去世,下午就埋;
晚上去世,第二天早上就埋,尽量不超过三天。
这是他们觉得人去世后尽早入土为安,不能让尸体长时间停放,避免发臭不卫生。
再说说葬礼的形式,回民实行土葬,忌讳火葬。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回族人有这样的传说,说火刑是安拉才掌握的权力,一般人不能用,火刑是罪人去世后受刑的地方,伊斯兰教处理去世的人不用火刑,慢慢就形成了忌火葬的习俗。
在给逝者准备的东西上也有讲究。
他们不用棺椁,只用木板或木匣安放尸体,葬后木板或木匣会拿回来。
给逝者穿的衣服也有规定,不论男女,衣服都得是白色的洁净布料,男性用三件布,女性用五件布,布上不能有任何图案或文字。
从选料质量看,不管穷富贵贱,一律用白棉布、白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和其他高级面料。
停尸也有规矩,回族人停止呼吸后,旁边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马上给亡人瞑目、合口、顺手足、理发须,把尸体整理好,头扶向右侧。
然后把尸体放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停尸时要让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西,尸体上还要盖一块洁净的白布单。
有人来吊唁的时候,有个“善面”的环节,叫“探埋体”,就是亲友向亡人告别的仪式。
大家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的白布单看看面容,然后得根据亡人的年龄、去世原因,劝丧主家别太悲哀,别号啕大哭,得讲讲人生的客观规律。
还有净身,叫“洗尸”,这得由同性的亲友或专业人员来做。
不管是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得准备好浴床、汤瓶、温水、毛巾等。
要是在丧主家净身,离清真寺近的,就从寺里担水,担水途中要是人累了,可以换人,但水桶底不能落地。
洗的时候要用清水和香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洗去身上的污垢和不洁之物。
殡礼是回民葬礼中很重要的部分,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
殡礼的领导者一般是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可以根据亡人的遗嘱确定,不管辈分、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威信就行。
埋体出门前,得有亡人外家在场,主丧长辈解开“卡凡”露出面部,让亲友最后瞻仰遗容,然后放入“塔布提”,抬到清真寺或墓地。
由阿訇、满拉和德高望重、虔诚宗教的人,为亡者转“费体耶”之后,举行“者那则”仪式,为亡人祈祷。
到了下葬的时候,墓穴是2米长的长方形直坑,深2米,宽1米,墓底向西侧挖一偏堂。
下葬时,有阿訇一人或多人诵读《古兰经》。
入葬时尸体头朝北,脚朝南,面朝西,平放在堂内,然后用土块堵严偏堂。
先由亡者长子或主要亲人填三铣土,再由众人帮忙掩埋。
参加回民葬礼的人也有不少注意事项。
穿着要朴素,女生不能穿裙子,颜色以黑白为主,别穿鲜艳的颜色。
不能大声哭泣,要保持安静。
回族人禁食猪、马、驴、骡、狗等肉,去参加葬礼要是有油香、饼等食物,得掰开吃。
他们家中一般不挂人物像和鸟兽画,到清真寺不能吸烟、喧哗、歌唱,遇到有人在礼拜,不能取笑。
回族不管是聚居区还是和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的坟地,不允许非穆斯林埋葬,不会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
他们不信风水,只要是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以作坟地,回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
还有一些其他的讲究。
忌设灵位,忌送花圈幛联等,待葬期间不宴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不讲究排场。
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纸车纸马、童男童女等纸货,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奠。
这些就是回民葬礼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啦,每个地方会有点不一样,但大致上是这样的。
了解这些,要是我们有回族朋友办丧事,就能知道怎么去尊重他们的习俗,表达我们的心意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