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教徒死后丧葬方式是什么

时间:2025-07-11 13:11:39人气:66

佛教徒死后的丧葬方式主要有火葬、塔葬等,其中火葬是较为常见的方式。

在佛教中,火葬被称为“荼毗”,梵语为“Jhapeti”,意译为焚化、烧身。

这一葬法自释迦牟尼逝世被采用后,在佛教徒中广泛流传,随着佛教东传中国,成为了中国佛教一项重要宗教礼仪。

按照佛教的说法,火葬是死后升天的途径,寄托着佛教徒的宗教感情。

在印度,传统的佛教火葬方法是将尸体直接放在木柴堆上焚烧,如今在印度和尼泊尔,有时还能看到这种场景。

而在中国汉地,寺院中的僧人去世后,通常会用一种特制的缸来进行火葬,死者需结跏趺坐,就是盘坐于缸中,然后在缸内填充木柴、木炭、松香、香料等,再点火焚化。

一些较大型的寺院会设有化身窑,专门用于僧人及信徒的火葬。

佛教徒火葬后,其骨灰或舍利的安置也有讲究,由此形成了塔葬习俗。

塔葬起源于佛教,佛教徒火葬后的骨灰或舍利,一般会建塔安奉,这个安奉仪式就称为“入塔”。

塔在梵文中称“窣堵波”或“塔婆”,最初是用来藏佛陀的遗骨或遗物的,后来僧众卒后,亦可作塔安奉。

不仅有舍利塔,“肉身塔”,一般信众也可作塔埋骨。

不同身份的人,其塔的规格也有所不同,如《毗奈耶杂事》中就规定“凡夫善人”之塔“但可平头无有顶盖”。

现在一些佛教寺院附近的塔林、塔院,供信众安置骨灰的“普同塔”,都是塔葬传统礼仪的体现。

在藏传佛教中,火葬是高层佛教领袖才能享有的丧葬方式,例如现存布达拉宫的五世达赖灵塔就是一座火葬墓。

藏传佛教还有其他独特的丧葬方式,如天葬,这主要是藏传佛教认为灵魂不灭,天葬是让逝者的灵魂得以解脱,肉体回归自然的一种方式。

但天葬一般并非针对普通佛教信徒,更多是一种具有地域和教派特色的丧葬形式,且通常有特定的仪式和场所,由专门的天葬师来执行。

除了火葬和塔葬外,在一些地区,佛教徒也有土葬的情况,但相对较少。

佛教丧葬仪式中,诵经、念佛等佛事是很重要的环节。

在死者弥留之际,宜有善知识,即在家或出家的修行者,为亡者说法、诵经、念佛,这称为助念。

并且依据“净土法门”,最好在命终十二小时之后再移动遗体,为之沐浴、更衣,在此期间也应继续助念。

佛教的葬仪强调简单、隆重,不允许在丧葬期间以杀生的荤腥招待亲友,更不可以酒肉荤腥祭祀亡者,灵前通常以香花、蔬果、素食供养。

同时,不提倡用中西乐队或仪仗等场面,认为这些会扰乱亡者一心求生佛国净土。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