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丧葬仪式有哪些风俗

时间:2025-05-15 10:42:53人气:25

在南方,人要是快不行了,亲属得先给他把内外新衣换好,不能让他光着身子走,这是很重要的。

然后要把病人挪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大家守着他,这叫“挺丧”。

人一断气,就得赶紧给他沐浴更衣,这也算给死者头一回化妆整容了。

洗尸体的水一般是买来的,叫“买水”,用的钱是阴钱,烧香、化的纸那种。

这水是要把“阳水”变成“阴水”,为的是让死者干干净净到阴间,被祖先收留,算是洗去他生前的罪恶。

沐浴完换好衣服,就把尸体移到灵床上,有的地方还会有引魂的仪式,山东临沂那边,用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拿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一圈,最后把公鸡杀死,这就是引魂。

要是死者生前是屠夫,在江南一些地方,家里人得用大红布把手包起来,假装斩断的样子,说是能避免他在阴间被宰杀的牲畜咬手。

同时,还要在死者嘴里放枚铜钱,叫“含口钱”。

在江浙农村,还流行给死人烧纸锭、锡箔这些信物,叫“烧落地纸”。

停柩一段时间后,就得选日子报丧了。

报丧的方式各地不一样。

广西有的地方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叫“报丧炮”,然后派人通知亲友。

有的地方用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当信号。

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口不能直接进去,得等人家拿铲子火灰撒在门外才能进门,说是为了辟邪。

广东有些地方,报丧的人得走得快,不能进人家大门,在门外喊,报完丧讨口水漱口就走,说是能驱除不详。

江浙一带,报丧的人带把伞,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表示凶信,主人请报丧人吃点心,问清楚入殓日期,最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门外驱邪避祸。

要是收到“焦头信”,就是报丧信了。

浙江一些地方,死者家属穿孝服,准备酒菜等在门外,烧银锭、草鞋等,叫“送无常”,说是让“无常”吃好喝好拿好,就不来打扰死者了。

接下来是入殓,一般要选个好时辰。

入殓的时候,要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一些象征吉祥的物品放进棺材里。

棺材一般会选比较好的木材,楠木、柏木这些。

入殓后,棺材会放在灵堂里,供亲友们前来吊唁。

吊唁的时候,亲友们会带着花圈、纸钱等前来。

他们会在灵堂里给死者上香、鞠躬,磕头,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家属会在旁边陪着,答谢亲友。

有些地方,吊唁的人还会给家属一些慰问金,叫“奠仪”。

出殡的日子也得挑好。

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很壮观。

前面一般会有人举着招魂幡,人敲锣打鼓。

家属们穿着孝服,有的还会披麻戴孝,跟着棺材走。

棺材一般由几个壮汉抬着,一路上要注意不能让棺材落地。

送葬的队伍会经过一些特定的地方,寺庙、祠堂这些,会停下来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死者一路走好。

到了墓地,要先把墓穴清理好,然后把棺材放进去。

放好后,亲属们会往棺材上撒一些土,接着其他人再把土填满,堆成一个坟堆。

之后,会在坟前立一块墓碑,刻上死者的名字、生卒年月等信息。

安葬完后,一些后续的习俗。

“做七”,从死者去世那天算起,每隔七天要做一次法事,一共做七次。

据说这是为了帮助死者的灵魂顺利转世。

有的地方在“做七”的时候,家属会准备一些死者生前喜欢吃的东西,放在灵位前祭拜。

还有“百日祭”,就是死者去世一百天的时候,家属会再举行一次祭祀活动,来缅怀死者。

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也很有特色。

像湘西土家族,老人去世后,同家的丧歌人会自发聚集在死者家,载歌载舞,歌颂死者生前的功勋。

鄂西鄂北的农村,老人去世,亲朋好友和邻居会以跳丧鼓的形式缅怀故人。

滇东北的彝族村寨,葬礼前夕会设置松树棚作为“收尾场”,全村人和亲朋好友会来参加“跳”,这是一种集体的歌舞祭祀活动。

这些群体参与的丧葬仪式,和传统的繁琐丧葬仪式不太一样,有悲有喜,体现了他们对死亡的独特理解。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丧葬仪式中还会有巫师参与。

巫师被认为是“神”与人之间的“使者”,把死者的灵魂“引领”到“神”的世界,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他们会在葬礼上吟诵和“穿越”死去的经书和古歌,土家族的歌、苗族的烧围巾词、瑶族的萨当郎等,通过这些来教导亲朋好友要努力工作、团结等,以丧歌为“教科书”教育后代。

南方的丧葬仪式风俗很多,每个地方还有一些小的差别,但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重、缅怀,对生命的敬畏。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