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殡了农村办丧事唢呐怎么办
在农村办丧事要出殡的时候,唢呐演奏可是很关键的一环呢。
在出殡之前,唢呐演奏团队就会先到逝者家里来。
他们通常会在灵堂前面开始演奏,这个时候吹的曲子大多是那种比较悲伤、能表达缅怀之情的传统曲目,《哭皇天》《祭灵》这些就挺常见的,演奏的时间大概是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这样就能为前来吊唁的家属和宾客营造出一种悲痛、肃穆的氛围,让大家进入到哀悼的状态里 。
等出殡仪式正式开始了,唢呐演奏团队就得跟着灵柩一起朝着墓地那边走啦。
这时候选的演奏曲目一般是节奏比较沉稳、庄重的,《大出殡》《送葬曲》之类的,吹起来声音洪亮,够表现出对逝者的敬重,送别之情 。
在送葬队伍往前走的过程中,演奏的人得迈着整齐的步伐,保持稳定的吹奏,让节奏跟队伍的行进速度相匹配 。
当队伍经过村庄、街道这些沿途的区域时,他们还得留意控制演奏的音量和方式,不能吵到周围的居民,同时也要保证声音能让送葬队伍里的人都清楚听到,还得和抬棺的、拿花圈的那些人配合好,这样才能让整个出殡仪式显得庄严又有序 。
有的时候呢,出殡途中会有“摆路祭”的环节,就是在路边设香案,然后燃烛焚香,还会抛撒冥币来进行祭祀,这时候唢呐演奏团队也得参与进来,要在旁边吹着曲子配合这个仪式 。
等到了墓地,祭祀仪式开始后,唢呐也不能停,得接着演奏。
这时候的曲目可以选一些表达感恩,祈愿意思的,《感恩曲》《安息曲》都挺合适 。
演奏的人要按照祭祀仪式的节奏和不同环节来做调整,说在大家摆放祭品、上香的时候,演奏的节奏可以放慢一点,营造出安静、庄重的氛围;
要是到了集体默哀、鞠躬这些环节,那就可以先停一停,把仪式的肃穆感突显出来;
等祭祀仪式差不多要结束了,演奏的节奏就可以稍微加快一些,传达出希望逝者安息,安慰一下在场生者的意思 。
一般在新坟前燃纸火,是唢呐班在整个丧事中的最后一次吹奏,但各地风俗不太一样,有些地方的鼓手从墓地回来后,还会继续吹,为的是等主家摆宴待客,答谢邻里亲戚的时候能凑个热闹 。
不同地区对于出殡时的唢呐演奏,一些不同的特色和讲究。
就像有些地方的富裕人家,会请上三班、四班的鼓乐班子,让它们轮流来吹奏 。
这些鼓乐班就像是在打擂台赛一样,会互相竞争、互相比较,都希望能得到主家的认可,让观众叫好 。
在演奏的过程中,吹唢呐的人还会展示出一些特别的技巧来吸引大家的目光,有的会一边叼着香烟吹唢呐,一边从鼻孔里喷出烟雾;
有的能用鼻孔吹唢呐,甚至两个鼻孔还能各吹一支;
还有的能连续吹长音,好几分钟都不停顿、不换气 。
至于唢呐的曲目,那也是挺丰富的。
除了刚刚提到的,《十二月哭灵堂》《白事乐曲》《哭调》《将军令》等,不同的环节和场景往往会对应不同的曲子,旬邑那边,送葬就专门吹《祭灵》,而献祭的时候就吹《抱灵牌》 。
现在呢,有些农村办丧事,特别是遇到像是八九十岁高龄老人去世的“喜丧”,唢呐演奏的曲目也没那么严格了,除了传统悲伤曲目,偶尔也会吹一些民间小调,是戏曲、流行歌曲,《孟姜女》《苏武牧羊》《社会主义好》《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些也会出现在演奏里,算是给比较沉重的氛围增添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