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葬礼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老人葬礼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呀。
临终关怀阶段。
老人病危时,子女应尽量火速赶回家中守候,这是对老人最后的陪伴,很重要呢。
老人临终,晚辈通常要下跪表达哀痛,要把蚊帐扯下,扶着老人直到其离世。
老人去世后,要进行沐尸入殓。
沐尸一般不用全身清洗,而是在额上、胸前、背部、手心、脚心擦几下就行,然后帮老人剃头或梳头发,再穿上寿衣。
寿衣的讲究也不少哦,上衣一般3件、裤子5条,有“三领五腰”寓意衣食无忧的说法。
材质上,内层适合用白色棉布,外层可选青、蓝、褐色等,不要用缎子,谐音“断子”,不要用皮毛材质,怕逝者来世变成畜生,火葬,还忌用化纤材质,不然高温火化时容易粘连。
沐尸入殓后就是停柩了。
停棺时间一般是三天,有些乡村会择吉日出殡,在家停棺长达半月之久。
停棺期间,孝子要朝夕守候在堂屋,这就是“守灵”啦。
守灵时孝子不能吃荤,不能洗澡,睡觉只能在灵堂一侧的地上铺个垫子睡,很考验孝心呢。
同时,还会请道士做开路法事,就是“打绕棺”,意在为死者开通道路便于升天。
出殡环节。
出殡前先由道士作发引法事,然后道士会抓一把茶叶撒向棺木,并用绘有神符的惊堂木一拍,让亡魂上路。
抬丧的人这时就会把灵柩抬出,往坟地走去。
送葬过程中,亲友们会打着花圈、祭帐送行,一路上炮声、唢呐声不断。
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哦,棺木离地后就不能再落地了,路途远,得准备长凳把棺木架空;
抬棺人要走“之”字步,据说是防止亡魂认路回家;
过桥的时候,要撒纸钱,这是给亡魂的“买路钱”。
到了坟地就要进行入葬了。
入葬前,一般先由孝子拜墓穴,然后在坑内撒米或石灰,放鞭炮、烧纸钱,这叫“垫井”或“煅井”。
接着把棺木下井,拨正方向,孝子要先掩土三锄,之后众人才一起堆坟。
三天后,子女们还要给新坟培土、祭祀,这就是“复三”。
除了这些葬礼流程中的细节,一些其他方面也得注意哦。
服装,参加葬礼一般要穿素色衣服,黑色是比较好的选择,男士可以穿深色西装或中山装,女士穿素色长袖连衣裙或套装,裙长最好过膝,尽量不要佩戴首饰,要戴,选素色的,不要外露黄金饰品,这是对死者的尊重。
在礼仪方面,持香高度不能过眉,插香时有些地区习俗是用左手扶右腕。
客人上香时,孝子要跪于灵柩左侧磕头还礼,来客年长,孝子得搀扶其起身并说“劳您费心了”。
随礼的话,现金要用白信封装,金额尾数可以带1元,101元这样,不要用红包软件转账。
葬礼现场要保持安静,不能喧闹,宠物和年龄太小的孩子,孕妇,一般不适合参加,葬礼氛围特殊,这些人群不太适应,有一些习俗上的讲究啦。
老人葬礼的这些细节,都是传统丧葬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承载着生者的情感和美好祝愿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