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 丧葬 拔龙须的讲究
在闽南的丧葬习俗里,“拔龙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首先咱得知道啥是“拔龙须”。
闽南人把出殡叫“出山”,以前棺木是用人力扛抬的,会在前面系上大绳,后来就改成白布了。
送殡的时候,人们手执白布前行,这个行动就叫“执绋”,在闽南呢,就俗称“拔龙须”。
为啥叫“拔龙须”呢?丧家一般会在出殡时给灵柩罩上一个“棺罩”,这棺罩是用彩色纸,绸缎扎成的,前端还扎有一个龙首,闽南语里“拔”就是拉拽牵引的意思,“拔龙须”就很形象地形容了送殡的人在前面拉着灵柩前行的那个状态。
关于“拔龙须”的人员安排也有讲究。
子孙众多,“龙须”最前面的两人通常是女婿,侄婿、孙婿,他们被称为“龙目”。
而孝主,一般就是长子,会手执“兔仔尾”走在中间。
那“拔龙须”的人是走在灵柩前面还是后面呢?以前都有。
从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看,国家领导人亲临祭奠送殡时,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执绋是走在灵柩之前的,这是在闽南,那就是典型的“拔龙须”走在灵柩前面的情况。
但毛主席执绋是走在灵柩后面的。
现在通常的葬礼呢,大多还是把引布系在灵柩后面,就是“拔龙须”走在灵柩后面了。
但不管是走在前面还是后面,现在的“拔龙须”都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罢了。
“拔龙须”这个习俗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哦。
一般要求是要有孙、孙媳妇、曾孙媳妇、玄孙都齐全,做祖以上的人才行,条件还是比较高的。
这也说明了“拔龙须”在闽南丧葬习俗里是一种比较隆重的仪式,只有家族比较兴旺、子孙后代比较齐全的人家才能进行。
在出殡的队伍里,“拔龙须”的人可是很显眼的。
送殡的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为了方便起见,有时候就会把执绋改在灵柩后面。
排场较大的葬礼,送殡人数众多,一般只有孝眷家属亲戚挚友才会实际参与“拔龙须”,其他的人大多就是跟在后面送送而已。
“拔龙须”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执绋之礼,意思就是送葬者牵引灵柩到墓地。
它体现了闽南人对丧葬仪式的重视,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通过“拔龙须”这种仪式,能让家族成员们更加团结,感受到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这小小的“拔龙须”习俗,里面可是蕴含着不少的文化和情感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