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古代丧葬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丧葬方式。
土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丧葬方式,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中国古代汉族大多采用土葬,人们相信万物生于土,死亡是一种自然回归,讲究“入土为安”。
从原始公社时期开始,各氏族就有固定的墓地,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家庭也有固定墓葬场。
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也有合葬的情况。
帝王将相的土葬往往十分奢华,有精美的棺椁和大量殉葬品,而平民的土葬则相对简单。
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
这种方式始于欧洲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最早流行火葬的是春秋战国时的氐羌人。
后来,藏、彝、拉祜等多个民族在历史上也都行火葬。
在一些地区,火葬是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焚烧躯体可使灵魂挣脱束缚得到升华。
有些朝代会禁止火葬,明代统治者就明令禁止,将其视为“伤风败俗”的标志。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
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
第二种是投河式,把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
还有撒灰式,是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中国部分藏族、门巴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实行这种葬法,他们会将尸体屈肢捆扎背至水葬场,在其前胸缚一巨石沉水。
天葬主要是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被称为“鸟葬”。
人死后,会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
然后天葬师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鹰,按骨、肉顺序喂食。
藏族认为鹫鹰食后飞上天空,意味着死者顺利升天。
洞葬是将棺柩摆放在山洞中。
甲定洞葬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洞口豁敞,看见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
这种丧葬方式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他们认为山洞是灵魂的归宿,将死者葬于洞中,可让死者得到安宁。
树葬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把骨灰撒在土壤里,有将死者遗体直接放置在树杈上或树上搭建的小屋中的情况。
东北和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较为常见这种葬法,有人认为树葬同游猎经济有关,有人认为这是远古人类“巢居”生活在葬俗上的反映。
悬棺葬是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这种葬法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它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沙葬在新疆沙漠地区最为盛行。
人们会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进沙子里。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许多尸体进入沙子里就会立即脱水,够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风葬亦称“露天葬”,包括树葬、崖葬、洞窟葬等多种形式。
一般是将死者遗体裸露于树木或旷野之中,或置于岩石下、山崖间等,有的也会将尸体放入棺柩,再搁置在用茅草和木板制成的停棺棚或小茅屋中。
塔葬是佛教活佛和僧侣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
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或佛之爪发的习俗。
具体做法有将火化的骨灰埋葬在砖塔之内,或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放在被称为“灵塔”的“塔瓶”之内,在“塔瓶”内安放经过药物处理的整尸和死者生前用品。
一种特殊的丧葬方式是制作木乃伊,就是“人工干尸”。
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最为著名。
通过这种方式,尸体经过风干,可存放数千年之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