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丧葬乐队演出叫什么

时间:2025-06-10 10:53:59人气:45

在农村,丧葬乐队演出有多种叫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和形式哦。

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丧事乐队演奏常被叫做“吹鬼子”。

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吧,它和“手撕鬼子”可没关系哦。

据说这个叫法来源于“龟兹”,龟兹人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在盛唐时期融入宫廷音乐,安史之乱后宫廷乐师流落民间,其音乐传承下来,民间就以“龟兹”为名,后来转音为“鬼子”。

那里的乐人以前多用唢呐等乐器,现在也常见洋号,他们古书中被叫做“吹鼓手”。

而在陕南地区,丧葬乐队的演出相关活动有一种叫“陕南孝歌”,俗称“丧歌”,古称“挽歌”。

它主要是在陪伴灵柩过夜时演唱的长篇叙事性民歌,以唱为主,大多反映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有褒奖孝行、弃恶扬善之类的内容。

在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东峪孝歌”,它也是当地农村悼念活动中重要的礼仪形式,体现了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又被称为哭歌、丧歌、白事歌。

在云南,纳西族有一种传承已久的丧葬乐队演出形式,叫做“白沙细乐”。

它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

纳西族丧事一般分三天,每天演奏的曲目都不同,第一天下午第二次献贡品时,乐队会演奏《笃》,朗诵祭文时奏《一封书》等。

乐队由纳西族乐器组成,有竖笛、横笛、波伯、筝、琵琶等,编制不固定,根据场合和主人贫富,3到10多人不等。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汉族居住的农村有一种“四筒鼓舞”,叫“跳鼓”“跳丧鼓”。

它是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

在苏北地区,农村丧葬仪式中常见唢呐班演出。

这些唢呐班是集器乐、歌舞、戏曲与曲艺等体裁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

他们演奏的曲目丰富多样,既有哀悼性曲调,有中性曲调,有时在迎宾谢客时还会吹奏热烈欢快的喜庆性曲调,甚至会唱歌、跳舞、玩杂耍来娱悦观众。

在宿迁市宿豫区,“宿豫大兴吹打乐”,它也是在民间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演奏的民间艺术形式。

演奏者有10到16人,演奏中“文、武”场配合默契,音质纯正,音色宏亮,既有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苏北平原韵律优美的特征。

在鲁南苏北一带,一种广为流传的鼓吹乐,没有一个特定的针对丧葬场合的统一称呼,但像《小桃红》这样的曲牌常被用于农村丧事演出。

这种鼓吹乐以大、小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笙、笛、二胡等伴奏,一般由4到8人组成乐队,有《万年欢》《苦乐天》等三十多个曲目,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

从这些不同地区的叫法和形式可以看出,农村丧葬乐队演出是各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同时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