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办丧事都有什么规矩
在老人病危的时候,直系亲属一般都要尽力赶回,陪伴在老人床前,这叫“送终”。
要是老人真的不行了,咽气之后,亲人会用白线杂麻缠在死者的脖子上,这叫“都孝”。
就要给死者换穿寿衣了。
寿衣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男式寿衣有内衣、大衣、马褂、长裤、鞋、帽,女用寿衣则有棉袄和绣有云朵的彩色云肩,帽子为四合观音帽,鞋为蓝帮白底,帮绣荷花,底绣云朵。
换好寿衣后,还要塞一口米饭到死者口中,这叫“满口饭”。
接下来,要把遗体移到地上,头脚方向和堂屋一样,脚后点上“脚后灯”,让死者双手会合放在胸前,表示“心口满足”。
要给死者洗身,洗身的水不能随便取,得先到溪或井边烧纸钱再“买水”。
洗身的时候,前面擦三下,后面擦四下,俗称“前三后四”。
洗完身穿上衣裤布鞋后,有条件,可以请理发师给死者理发,是前面三下,后脑四下,这都是象征性的。
理完发戴上寿帽,就可以把尸体抬到厅堂用凳子支着的木板上,用带子将腰部和上身固定好,再盖上寿被。
这些都弄好之后,就要派人向亲戚报丧了。
旧时报丧有个规矩,要手拿雨伞,到对方家门口把伞竖放,先不说话,吃过点心后才可以告知噩耗。
母亲去世,孝子要尽亲自去母舅家报丧,见到母舅要下跪,说明慈母亡故的经过,殡殓下葬的时间。
报完丧之后,就要布置灵堂了。
死者胸前要放两个鸡蛋、两个灰粽、一束桃枝茅草,还要一枚硬币,用纸托住塞在死者嘴里,这叫“衔牙”。
灵堂里还要放一碗米饭,上面插一支香,这叫“子孙饭”。
亲友接到丧讯后,会备吊礼前往吊唁。
这时候,孝子要在灵前磕头谢礼。
在停棺期间,孝子要朝夕守候在堂,不食荤,不洗澡,睡觉只能在灵堂一侧地上开铺,这就是“守灵”。
要请人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入殓、下葬。
入殓的时候,由长子或长媳推头,女儿摔脚,亲人可以观看,这叫“看最后一眼”。
遗体入棺后,亲人可以放入一些殉葬品,然后盖上棺盖,但棺只掩一截,直到出殡前方可盖实封棺。
出殡的时辰一到,就由专人抬棺而行,鸣放爆竹,这叫“起轿”。
亲友邻里送殡者会云集而来,主家要向众人分发“头白”香火。
送丧队伍中要有“提香篮”和“开路”的人,死者儿子、女婿须手扶棺材而行,这叫“扶材”。
到了墓地之后,要先由孝子拜墓穴,在坑内撒米或石灰,放鞭炮、烧纸钱,这叫“垫井”或“煅井”。
然后把棺木下井,拨正方向,孝子要掩土三锄,众人再奋力堆坟。
在丧葬期间有很多禁忌,老人去世不能说“死了”,要说“老人走了”“老了”之类的。
死者寿材盖上忌弹有线,否则死者灵魂永被镇压于此,不得投生。
这些规矩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些没什么科学依据,也是一种传统习俗吧。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