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门上挂的白布叫什么
丧事门上挂的白布通常有不同的叫法,常见的有“孝帘”“穗帐”等,不同地区的习俗和方言差异,会使其名称有所不同。
很多地方把丧事门上挂的白布叫“孝帘”。
它一般是用白布条或白布制成,挂在门框或门楣上,呈下垂状。
孝帘的作用主要是向外界表明家中有人去世,处于丧期。
人们看到孝帘,就知道这家有丧事,会自觉前来吊唁或提供帮助,同时它也营造出一种肃穆、哀伤的氛围。
在潮汕地区,人死后尸体陈放在灵床后,丧家就会将白布条挂在门帘或门楣上,这就是孝帘。
在福建、台湾等地,孝帘还被叫做“白遮”,亡者气绝后,通常会敲锣3响表示寿终,随即要在厅堂挂白色帷幕,就是孝帘,并且要吊紧遮密。
还有些地方称丧事门上挂的白布为“穗帐”。
它是用长长的白布条制作而成,两端一般会扎成绣球状,从门口的上方悬挂下来,一直垂到门的两侧。
穗帐和孝帘的功能相似,都是起到示丧的作用,让邻里乡亲知晓家中有丧情,同时也为丧事增添了庄重、悲凉的气氛。
在部分地区,不是直接将白布称为特定的名称,但会有与白布相关的丧俗叫法。
例如在山东一些地方,大门前所挑的纸叫“门幡”,叫“岁数幡”,俗称“纸骨朵”。
它是根据死者的年龄将打好的纸钱左右剪开,中间系根麻绳,拴在一根小细棍上,然后按照男左女右立在大门旁。
而门口上方悬挂的白布没有专门一个和“门幡”对应的统一称呼,但这种挂白布的行为也可视为丧俗的一部分,与“门幡”等一起起到告知丧事、提示死者相关信息等作用。
在厦门等地,有“挂孝”的说法。
丧家会在大门上挂一块白布,这就是“挂孝”,以此来示丧。
还有些地方会将丧事中与白布相关的事物统称为“白帐子”,丧事门上挂的白布也包含在其中,人们看到白布就知道这家有人去世,会主动前往吊唁并帮忙办理丧事。
在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白色象征着哀悼和肃穆,丧事上会大量使用白布。
门上挂白布这一习俗,是对死者的一种缅怀和尊重,是向外界传达丧事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死的敬畏和对逝者的追思之情,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岁月传承,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称呼。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