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死后安葬方法有哪些
出家人死后的安葬方法有多种,不同地区和佛教流派会有所差异,常见的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等。
塔葬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法,通常只有极少数高僧活佛才有资格采用。
塔葬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或佛之爪发的习俗。
高僧或活佛圆寂后,会先将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用香料处理,然后将整个遗体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这是尸塔式塔葬。
也有将尸体火化后,把骨灰殓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长久纪念,这是灰塔式塔葬。
还有一种土塔式塔葬,是将骨灰盛入木匣和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上面堆土成塔形。
例如,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就有多位达赖喇嘛的灵塔,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高达14.85米,耗黄金11万多两,极为壮丽。
火葬也是出家人常见的安葬方式之一。
在一些地方,会先用泥土作塔,内安一大锅,上驾木柴,将尸体放于其上,并放入茶叶、酥油、五谷、酒等燃火焚之,还会倾酥油或清油助燃。
火化后,骨灰会被放在锅中,有僧人会将骨灰做成“擦擦”(一种小型佛塔或佛像)。
有的地方则是选在僻静处砌三面矮墙,将尸体置于柴上火化,3日后把骨灰置于小匣子或瓦罐中。
火葬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较为常见,它被认为能让逝者摆脱肉身束缚,获得解脱。
天葬在藏传佛教地区较为盛行。
出家人去世后,会将尸体运至特定的天葬台,请多位喇嘛念经,同时燃烧糌粑、茶叶、粮食等祭草。
由专业的剖尸者将尸体划成块片,让秃鹫等猛禽啄食,最后再将骨头捣碎,掺和糌粑、酥油让秃鹫啄食尽。
在当地文化中,天葬被视为一种舍身布施的行为,是很崇高的。
秃鹫不食,则被认为该人生时心术险恶,积恶深重,这种情况下会改行土葬。
水葬同样是部分地区出家人会采用的安葬方法。
通常是将尸体捆绑后运到河畔,请喇嘛念经后,投尸于河中,让其漂流,有的会在尸体上绑一块大石块使其沉底。
近年也有将尸体全装入木匣后投于河中的情况。
水葬在一些靠近大江大河的藏区较为常见,人们认为水是生命之源,将尸体投入水中,是让逝者回归自然,随水流向远方。
土葬在某些地方也适用于出家人。
一般是选附近山区或平地挖一方形坑,若有片石则镶嵌于坑沿,将尸体屈肢后放入坑内,上盖片石再覆土。
活佛土葬,会做一长木箱,将尸体盘膝置于箱中,挖一方形窖洞将箱放入洞内,密封洞门,通常不砌坟包,3至5年后再将其火化,把骨灰做成“擦擦”。
汉传佛教中也有部分出家人采用土葬方式,会制作棺材,停放3天设灵堂,孝子披麻戴孝,下葬时孝子铲土3铲,然后亲友用土掩埋,砌土坟包并竖立墓碑。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