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的仪式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安葬仪式是对逝者的送别,是生者情感的寄托,有着较为严格的流程和诸多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
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很多人会按照黄历或请风水师帮忙,挑选“宜安葬”的日期和时辰,还会避免与家属生肖相冲的日子。
同时要准备好相关物品,包括用红布包裹的骨灰盒、防潮盒、骨灰保护罩等与骨灰相关的物品。
随葬品可以是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书籍、首饰等,可以准备纸钱、元宝、五谷杂粮,有的地方还会放镇墓兽用于驱邪避灾,但要注意遵守陵园规定,有些易燃或贵重物品是禁止放入的。
祭祀用品则有香烛、以白菊和百合为主的鲜花、逝者生前爱吃的祭品,一般以单数3到5样为宜,还需准备毛巾用于擦拭墓碑,红漆用于描墓碑字迹等。
仪式进行阶段。
入场时,亲属要按辈分排序,通常长子或长孙为执礼人,走在最前面,其他亲属按长幼、亲疏依次跟随,女性亲属一般站在后排。
站位时要面向墓穴,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或交谈。
安放骨灰盒,执礼人需双手托起骨灰盒,缓慢放入墓穴,让其正面朝上,并用红布或防潮材料固定好位置。
有些地方会在骨灰盒下方铺放金箔或银箔纸,寓意“铺金盖银”。
之后摆放陪葬品,要将其整齐地摆放在骨灰盒周围,注意不要压碰骨灰盒,可以左侧放逝者生前用品,右侧放纸钱、元宝等。
有墓志铭,可将其置于骨灰盒前方或侧面。
接下来是封穴与覆土,先用石板或水泥封盖墓穴,然后由亲属依次覆土,要从四周向中间覆盖,最后堆成圆形坟头,象征着圆满。
覆土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能踩踏墓穴,很多地方是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表示“送亲人最后一程”。
完成这些后,就要进行祭祀祈福了。
先点燃香烛、摆放好祭品,然后亲属依次上香、鞠躬,一般是三鞠躬,口中还可以默念对逝者的祝福,“愿您安息,保佑家人平安”之类的话语。
有些地方有诵经的习俗,这时可以请僧人、道士或专业人员主持法事,为逝者超度。
安葬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少。
落葬后1到3天内,亲属需要再次前往墓地,进行添土、清理周边等工作,并用祭品祭拜,这叫“圆坟”,象征着“安家完成”。
仪式结束后,主家要向帮忙的亲友赠送毛巾、香皂等“谢礼”,表达感谢之情。
在祭祀周期方面,要遵循“头七”“三七”“五七”“百天”,传统节日如清明、中元、春节等进行祭祀,可以前往墓地,可以在家中设灵位祭祀。
平时还要定期前往墓地查看,清理杂草、落叶,保持墓地整洁,发现有破损,要及时联系陵园修复,有的地方会在清明前“培新土”,寓意“添福添寿”。
从墓地返回时,有些地方讲究不能走回头路,回家后可以用柚子叶水洗手,在门口跨火盆,据说这样可以去除阴气。
整个安葬过程中,参与人员要保持肃穆,避免嬉笑打闹,穿着也应以素色为主,不要穿过于鲜艳的衣服,这都是对逝者的尊重,是安葬仪式中很重要的注意事项。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