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人葬礼风俗流程儿女

时间:2025-07-23 08:59:45人气:54

在江西的葬礼风俗中,儿女们在不同环节都有着相应的职责和讲究。

在老人临终前,子女媳妇及孙辈要尽快赶到身边送别死者,在有些地方,女儿要避开,有“女不养不得老,送不得终”的说法。

老人死后,儿孙要在其脑旁立香案,这叫“点灯”或“照路”,同时跪着烧纸钱,称为“送盘费”,还要把死者垫的铺草烧掉,即“烧铺”。

接下来是整容环节,叫“装尸”或“装殓”。

通常由殓者给遗体洗脸、梳头、揩身、穿衣。

遗体眼睛是张开的,要由亲人摸合让其瞑目。

然后用棉纸裹头,在眼、耳、口鼻等处烧开孔眼。

给死者穿的衣服数量通常是单数,一般是三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子,并用禾草绳绑住双脚板。

殓完后,将遗体安放在门板上,置于厅堂,让家庭亲友前来“相望”,就是向遗体告别。

入殓一般在傍晚进行。

殓者把遗体抬进祠堂,路过邻户门口时,邻人会用粗糠薰烟并清扫,这叫“薰煞”。

棺底要垫上石灰、禾草灰来防腐,再用棉布托尸。

遗体放入棺中时,头要正,不能偏左偏右,这叫“分径”。

为了让头不偏斜,会用直系亲属的贴身衣衫塞紧,叫“塞棺”,有“后代并发”的寓意。

还要用甑皮垫尸脚,据说这样便于亡灵登“望乡台”、“关照后人”。

殓完后就盖棺、钉棺。

在安葬方面,老人病故家中被称为“寿终正寝”,丧家要请风水先生下罗盘选坟地、定向,还要把丧家大小的生辰合“冲克”,以确定吉时入棺、起殡、登山、落土。

穷人或年纪小的人去世,就不请堪舆卜葬,而是在三天之内葬在祖坟旁边。

出殡前有祭奠仪式,分为家祭和客祭。

家祭仪式很隆重,早上要杀猪开奠,然后有朝奠、午奠和晚奠。

灵堂要设灵台、香案,灵台上供奉木主、遗像,摆上祭菜、斋饭和茶汤。

晚餐后家祭开始,礼生司礼,孝属披麻执杖从帏内匍匐而出,进入帏内绕棺行礼,礼生唱《蓼我诗》,孝子要到灵台前四跪四稽颡,礼生悲读家祭文,接着孝属一一到灵台前敬饭敬菜献茶汤。

客祭时,来吊唁的宾客要送吊礼,如挽联、花圈、香烛爆竹、三牲等,挽联按亲疏挂在灵堂,主祭者要在香案和灵台前三跪九叩首,礼生宣读悼词。

在戴孝方面,父母去世,儿子戴的龙冠上要吊有籽棉,寓意“嗣孙绵延”,身穿白长衫,腰系麻布草绳,脚蹬草鞋或麻鞋。

儿媳同样要披麻穿白,头扎麻丝。

家族晚辈或亲戚会由丧家发孝布,女儿和女婿一般发五尺,其他的发二尺五寸,吊者把孝布披在头上或系在腰上、臂上。

孙子要执引魂幡。

平时孝属臂戴黑纱志丧,到倒七日时去掉。

落葬时,灵柩登山,女儿要解索,并向扛抬者赠送解索利司,利司的厚薄没有固定标准,随家庭情况而定。

落葬后要鸣三遍锣,叫“赶龙”,复土后,孝属要兜几坯黄土回家,叫“兜金兜银”。

丧事终结叫“倒七”,从死者去世那天起,每隔七天为一七,从“头七”到“七七”,逢七都要纪念,通常是倒三七或五七。

倒七之日,会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女儿要准备灵屋、纸箱、“摇钱树”等焚化,焚化时要大哭,传说这样亡灵更容易收到这些“财产”。

在整个葬礼过程中,儿女们要遵循这些风俗流程,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