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下葬第三天叫什么日子

时间:2025-07-30 09:05:46人气:68

老人下葬第三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常见的有“复三”“圆坟”“攒三”等。

很多地方把这天叫做“复三”,有人写成“复山”“覆山”“服三”等。

这个习俗源于人们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死观念的一种理解,认为下葬后的第三天,逝者的灵魂会回来看看,后辈要到墓地巡视祭祀。

在这一天,后辈们会带上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水果等供品,一般供品的数量为单数,前往墓地祭奠。

他们会在墓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烧化纸钱,希望这些能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提供生活所需。

有些地方的复三习俗,遗属等在返途时,每人会拿一枝柴棍,“柴”与“财”谐音,寓意着“进财”,孝子还得喊死者“回家”。

“圆坟”也是老人下葬第三天比较常见的叫法。

从下葬当天开始算,当天是第一天,隔一天后的那天就是第三天,就是圆坟的日子。

在传统观念里,送殡人员先回灵返家,抬棺的执事人员会简单把土回填成个小土丘,等三天后,再由主家人员去把坟好好修整一下,让坟的形状更规整、圆滑,这就是圆坟。

这一做法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有让逝者安息之所更加稳固的意思。

除了培土,家属还要烧纸钱、摆上供品。

天津地区,会让逝者的孙子、孙女,就是童男童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这叫“开门”,人们认为这样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

还有些地方称下葬第三天为“攒三”。

“攒三”通常在夜间完成,在传统观念里,逝者为阴,选择在夜间进行这项活动。

孝子贤孙及近亲会带着烧纸、祭品、“献饭”等物品前往墓地。

到达墓地后,先将烧纸点燃,让纸钱在火焰中化为灰烬,随后把“献饭”整齐摆放在墓前,这些“献饭”一般是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饱含着生者对逝者的关爱。

添土是“攒三”仪式的关键环节,人们用工具将土添加到坟堆上,使坟堆更加饱满,同时也会修理墓冢、平整坟院,清理墓地周边的杂草、杂物,让墓地环境整洁有序,体现出对逝者的敬重。

不同地区对于老人下葬第三天的叫法和具体习俗有所差异,但都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和怀念的一种方式,蕴含着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