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下葬四大注意事项
农村老人下葬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葬时间的选择,很多地方会请风水先生,道士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和过世时间来推算适合出殡下葬的日子,俗称“择日子”。
有些地方讲究不能在农历的成双日下葬,认为不吉利。
起灵时间也有讲究,通常会选一个吉利的时辰,一般根据生辰八字、去世的日子来确定,还要放鞭炮,一是告诉人们逝者要走了,二是有驱邪避凶的意思,保证逝者去往墓地这一路不会被其他孤魂野鬼干扰。
入棺的环节,老人去世后,家人们会给老人换上寿衣,然后把老人慢慢放入棺材中。
入棺时讲究头不顶棺,脚不悬空,一定要踏在棺板上,这一做法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逝者遗体的保护,避免抬棺的时候伤到。
放遗体进棺材的时候动作要轻缓,不能磕碰着逝者,家属还会一边念叨着祈福的话语,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安稳。
还有墓穴的挖掘和准备也很重要。
通常前三锹土由孝子来挖,这叫做开穴。
墓穴的大小要根据棺材的尺寸来定,得保证棺材能完全放进去,上面覆盖的土要足够厚,以免风把土壤吹散,露出棺材。
宽度也要比棺材稍微宽一些,这样可以放些陪葬品,纸钱、食物等,代表着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衣食富足。
挖出来的土不能乱扔,要规规矩矩地放在一旁,等一会掩埋棺材的时候使用。
取土也有讲究,要在坟茔百米内取“生气土”,且必须跪地三叩首后方能动锹,豫东地区还保留着“借土文书”习俗,取土前要用黄纸写明事由焚烧告祭。
最后是棺材放入墓穴,掩埋的过程。
墓穴挖好后,将棺材轻轻放进去,这时候孝子要绕着墓穴走一圈,检查墓穴的稳定性,是对逝者做最后的告别。
掩埋棺材时,孝子们需要手捧三把土,撒在坟墓上,做最后的告别仪式。
填土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棺材直接放在地上,墓地远,中途需要休息,要准备几根备用的木头,将棺材架起来,有的地方认为棺材直接放在地上不吉利。
填土要均匀,不能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坟头一般要修成特定的形状,标准坟头应呈“前屏后靠”的龟背形,前高后低喻意“负阴抱阳”。
下葬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讲究。
参加下葬的人穿着要得体,一般以素色为主,不能穿得过于鲜艳花哨。
在整个下葬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庄重,不能大声喧哗、嬉笑打闹,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葬礼结束后,主人家通常不会留宿客人,一是考虑家属的心情,他们沉浸在悲痛中,无心招待,二是担心这种悲伤的情绪会影响客人,作为客人也应该体谅主人,主动离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