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下葬日期选择吉日还是凶日
在传统丧葬文化里,老人下葬日期选择吉日还是凶日是很有讲究的。
很多人倾向于选择吉日下葬,觉得这样能让逝者安息,对家族运势有好处。
从黄历来看,优先选标注“宜安葬”的日子。
天赦日就是诸事皆宜的特殊日子,春季的戊寅日、夏季的甲午日、秋季的戊申日、冬季的甲子日等都比较吉利,十月甲子日是绝烟火日,动土可用但忌安葬等事宜。
还有十全富贵大吉大利日,己巳、辛未、戊申、己酉、壬子、乙卯、庚申这七日,被认为能给家族带来极大福祉,适合造葬事宜。
大葬日和鸣吠日也被视为吉日。
壬申、癸酉、壬午、甲申、乙酉、丙申、丁酉、壬寅、丙午、己酉、庚申、辛酉等为大葬日,鸣吠日在大葬日基础上多了庚午、庚寅二日,这两类日子最宜埋葬死人,有利于亡灵安稳。
古人还讲究刚柔相济的原则,将单数日称为“刚日”,双数日称为“柔日”,若逝者于刚日离世,下葬需选柔日;
反之,柔日离世则选刚日下葬,这样符合阴阳平衡理念,寄托着家族圆满的祈愿。
而凶日则是人们尽量要避开的。
重丧日,就特别忌讳埋葬。
每月的辰日是重丧日,被认为会带来双重丧事的厄运。
还有每月的巳亥二日是重日,在红喜事中为吉,但用于凶事葬事则为凶。
绝烟火日也是极凶之神,正、五、九月丁卯日,二、六、十月甲子日,三、七、十一月癸酉日,四、八、十二月庚午日,这些月份对应的日子都在此列,造葬等事宜都应忌讳。
四绝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气场转换剧烈,不利于开展重要事务,也不宜下葬。
四离日,就是立春、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有的说法是忌结婚会客,有说不宜进行下葬等事。
三丧日也不适合埋葬,春辰日,秋戌日,夏未日,冬丑日,这些日子被认为不吉利。
除了这些,一些特殊情况。
要结合坟山的坐向和死者的出生年月来选日子。
选的日子与坟山及死者出生年相冲撞,会出凶祸。
要是不知道死者出生年,就按“蒙拢大吉”下葬,但坟山坐向还是很重要的。
不同地区的习俗也会影响下葬日期的选择。
在东北,朝鲜族、满族等坚持单日出殡,双日有“再丧”的寓意。
而在云贵地区,苗族以“进洞动物属相”,如龙、蛇日为吉,侗族则忌“冲日”安葬。
有人对选择吉日凶日下葬持不同看法。
有人觉得这些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传统习俗和心理安慰。
在现代社会,一些人会更注重实际情况,家属的时间安排、天气状况、殡仪馆和墓地的档期等。
下葬日期的选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大家往往会谨慎对待,要么遵循传统习俗选择吉日,要么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