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下葬日为什么要等近20天
老人下葬日要等近20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和传统习俗、风水观念、实际准备工作等有关。
从传统习俗方面来看,中国很多地方有守灵的习俗。
人们认为人去世后,魂魄不会马上离开,停灵一段时间能让魂魄有时间慢慢离去,能让家属有更多时间和逝者“告别”。
一般守灵时间是3天、7天,甚至更长。
有些地区还讲究“做七”,即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依次为“头七”“二七”……直到“七七”,共计49天。
在这期间,家人会进行一系列祭祀活动,认为这样能让逝者顺利前往另一个世界,能保佑家人平安。
选择在“七七”之内下葬,近20天的时间刚好处于某个“七”的时间段内,符合传统习俗要求。
风水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相信下葬日期的选择会影响到逝者安息,后代子孙的运势。
人们通常会请风水先生或阴阳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去世时间,家人的生辰八字等,来挑选一个“宜安葬”的黄道吉日。
老黄历中对每天的吉凶都有标注,只有选对了日子,才被认为能让逝者“入土为安”,不会给家人带来灾祸。
有时符合条件的吉日就在老人去世后的近20天左右,就会等待这个时间下葬。
风水先生还会考虑下葬时间是否与太岁相冲、是否是重丧日等因素。
重丧日是指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不吉利日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仔细挑选下葬日期,这也导致下葬时间推迟到近20天。
从实际准备工作角度来说,老人去世后,家属需要处理很多事情。
首先要通知亲朋好友,若有远方亲戚,他们路途遥远,需要时间赶回来参加葬礼,近20天能给他们比较充裕的时间。
同时,家属要准备葬礼所需的各种物品,如棺木、骨灰盒、祭品等,还要安排葬礼仪式的相关事宜,选择墓地、搭建灵棚、请乐队或僧道等进行法事等。
土葬,还需要挖墓穴,这也需要时间和人力。
若墓穴规模较大或工艺复杂,就更耗时了。
现在很多地方实行火葬,殡仪馆的业务安排也会影响下葬时间。
那段时间办丧事的人多,殡仪馆的冷藏设备、告别厅等资源紧张,需要排队等待,这也会使下葬时间往后推移。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老人希望自己的葬礼能办得隆重些,家属想表达对老人的敬重,会选择较为复杂的葬礼仪式。
一些地方会举行盛大的追悼会或法事,这些仪式需要提前预约相关人员和场地,并且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筹备时间较长,就会使得下葬日推迟到近20天。
天气因素也有影响。
老人去世时天气炎热潮湿,为了防止遗体腐烂,会尽快火化并选择较早下葬。
但天气凉爽的季节,遗体保存相对容易,家属就有更多时间来安排葬礼,不必过于匆忙,会等到近20天这个相对合适的时间再下葬。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