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下葬后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老人下葬后,不少事情要做呢。
守夜和祭拜相关的事。
老人已经下葬,但有些地方还是会有守夜的习俗,家里人得安排轮流守在灵堂前,觉得这样可以防止有东西打扰老人。
在守夜的时候,亲戚朋友会陆续来祭拜。
这时候家里人就得忙着接待,给来人准备茶水、点心之类的,还要时不时看看灵堂上的香火,及时添一添。
来祭拜的人一般会带上纸钱、香烛,有些地方还会带水果、糕点,苹果代表平安,桔子代表吉利,都是选有好寓意的,希望老人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好。
下葬后的几天里,烧纸是很重要的事儿。
烧的纸钱是专门给老人的“冥币”,面额都很大,想着老人在那边能有钱花。
烧纸的时候,一般要在院子里摆个铁盆或铁桶,把纸钱一张张放进去烧,烧的时候嘴里还可以念叨着,“爸/妈/爷爷/奶奶,这是给您送的钱,您在那边别舍不得花”。
除了纸钱,还会烧一些纸糊的东西,衣服、鞋子、房子、车子之类的,这都是给老人在另一个世界用的,烧的时候可得小心,别把这些“东西”烧坏了。
“复三”,叫扶山,一般是在下葬后的第三天。
人们觉得逝者的灵魂要三天才能离开人间进入来世,这一天,亲属和朋友会去墓地,对墓穴进行二次整理和修复,打扫打扫安葬时的相关物品,清扫一下墓碑周围,然后摆上祭品,给逝者祈福。
时间一般是从早晨太阳升起开始,到下午2点左右。
祭品通常是香烛、纸火,一些熟菜,这些熟菜一般是逝者生前喜欢吃的东西,这也是表示对逝者的尊重,让逝者的灵魂能得到安宁和祝福。
从老人下葬后,每七天还要祭奠一次,一共七次,这就是常说的“七七”。
这七个七天里,某个第七天正赶上农历的逢七日,初七、十七、二十七,这就叫“犯七”。
老话说“犯七犯八,阎王大杀”,为了让老人免受阎王的刑法,主家就得想法子给亡人消灾免难。
一般是用白麻纸做些小纸旗,从大门一直插到坟地,每隔几十米插一个,坟前再插一把纸伞,说是给亡人的魂躲避用的。
“七七”当中,“头七”和“五七”比较特殊。
民间有说法认为逝者的灵魂会在“头七”这一天返回家中最后看望亲人,家属通常会在这一天准备好祭品,一般是逝者生前爱吃的食物等供奉在灵堂或家中的供桌上,并且家人会尽量回避,以免惊扰逝者的灵魂。
“五七”传说这一天逝者的灵魂会处于“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有些地方会举行断七仪式,要在家里面的大门前或窗户前点根引路香,还要点一根白色蜡烛,桌面上放着遗像,并且会烧纸马、纸房子等纸扎品。
等到了百日,是个重要日子。
民间认为,百日之后逝者的灵魂才可以开始新的轮回。
这一天亲朋好友会齐聚一堂,进行比较隆重的祭祀。
要摆上丰盛的贡品,都是老人爱吃的,荤素搭配,一般是单数,还要给老人准备好多纸钱、纸扎的房子车子等,就想着让老人在阳世的最后一天能风风光光的,寄托着家人对老人的思念。
周年的时候同样要去上坟祭奠,表达对老人的怀念之情。
老人去世后的第一年,有几个特殊日子要去上坟祭扫,除了前面说的三日祭(复三)、从“头七”到“七七”的七次祭祀、百日记,忌日,就是老人去世的日子。
有些地方还有新亡日,一般是在逝者去世7个月之后,古人觉得这个时候逝者的灵魂才能真正安息。
春社日之前也要去祭扫,春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有些地区要求去世第一年的扫墓得在春社日之前进行,这样是为了表示对土地神的尊重,避免冲撞。
在一些地方,老人离世后的第三年,就是三周年的时候,是亲人与逝者最后的告别,有不少讲究。
直系亲属要提前做好准备,从祭日的前一天到后一天,整整三天都要持戒守礼,夫妻之间要分房睡。
祭祀仪式要安排在上午,最好11点前完成。
准备的贡品,水果、糕点得选单数,再配上整只鸡、整条鱼。
参加祭祀的人穿衣也有讲究,别穿大红大紫的衣服,素色的衣服更合适。
除了这些祭祀相关的事情,家里人还得记得去社区、老人原单位办理丧葬补助,带着老人的身份证就行。
同时,得去银行查一查老人生前有没有留下遗产,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再去给老人销户,要是提前销户了,后面这些事办起来就会遇到麻烦。
参加完葬礼回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要吃丧宴,丧宴里一般有豆腐,吃完寓意一清二白。
家里有孕妇的话,参加葬礼的老爷们回家得跨个火盆。
还有人说参加完葬礼别直接回家,先到人多热闹的地方转一转,到家后先洗手洗脸,把身上穿的衣服换掉,最好能洗个澡。
这些做法有些带着传统习俗的色彩,是人们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对生者的一种关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