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寿衣的十大忌讳有哪些
穿寿衣在传统丧葬文化中有不少忌讳呢。
忌现用现做。
以前寿衣都讲究生前制作,很多老人50岁左右就会开始准备,放个二三十年才用上是常有的事。
现在很多人买现成的,也得提前准备好。
这一是怕事发突然,子女来不及准备留下遗憾,二是按照传统丧俗观念,老人去世前穿的衣服能全部带走,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有衣服穿。
寿衣的数量忌双数也是一个重要忌讳。
寿衣件数一般得是单数,三件、五件比较常见,这是为了和在世时的习惯区分开。
有些地方还忌讳寿衣是九件,“九”与“狗”同音,被认为不吉利、不恭敬。
寿衣的材质也有诸多忌讳。
不能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对后代寓意不好。
兽皮材质也不行,民间觉得用兽皮做寿衣,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说法是从“全尸”考虑,担心人尸与兽革混在一起不好辨别。
京族认为死者的寿衣不能用棉布制成,怕骨骸色泽不亮,这种说法相对比较小众。
制作寿衣的时候,忌打结和用疙瘩袢。
针线工艺不能有打结的地方,所有飘带、领带也最好都不打结,不然象征着“在阴间结怨”。
穿寿衣时,忌用扣子和短褂。
寿衣通常用带子系扣,还得将领子撕开一个小口。
这是扣子、褂子、领子等发音和“扣走”“挂走”“领走”相关,怕把后代“挂走”“领走”了。
忌眼泪落在寿衣上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换寿衣时,不管子女多悲痛,都不能让眼泪滴在寿衣上,不然会被认为死者会不安宁,影响灵魂安息。
寿衣的袖子一定要长,要能遮住手,这就是所谓的“衣不露手”。
要是袖子短了没遮住手,会被认为是衣不蔽体,不仅是对逝者不尊重,还影响子孙后代的运势。
同样,裤脚也要能盖住脚面,不能“赤脚上路”。
还有忌穿别人的旧衣。
死者要穿新的寿衣,穿别人的旧衣,怕亡魂在阴间入不了神籍。
在一些地方,还忌讳孕妇接近正在穿寿衣的死者。
旧时人们觉得孕妇身子特殊,怕死者的亡灵扑着胎儿,对孕妇和胎儿不利。
穿寿衣还有一个忌讳是忌寿鞋提前穿。
通常寿衣可以一件一件从里往外穿,可以把几件套在一起一次性穿上,但寿鞋一定要最后穿。
老人穿好寿衣还没断气,就不能把寿鞋穿上,民间认为老人穿上寿鞋就等于脚踩莲花永登极乐了,寿鞋得等老人咽气后再穿。
这些穿寿衣的忌讳,大多是源于传统习俗和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不同地区会有些差异,但总体上都体现了丧葬文化中对这一环节的重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