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和扫墓一样吗为什么
上坟和扫墓在现代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一样的,都指的是人们前往逝者埋葬之地进行祭祀缅怀的活动,但从根源和一些细节来看,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先说说“坟”和“墓”的不同。
在古代,坟和墓可不是一回事。
“坟”按照《礼记》的说法是“土之高者谓之坟”,就是高出地面的土堆。
以前农村常见的那种,棺木下葬后,用土拢起来的土堆就是坟。
而“墓”呢,从字形上看,“墓”拆分一下是“莫”+“土”,有说法是土上面啥也没有的意思,就是地面相对平整,没有隆起的土堆,一般是指地下的墓穴。
在古代,坟通常是平民百姓死后的长眠之地,埋葬比较随意粗糙,是较为自然的土葬方式。
墓则多是选择好的风水宝地进行设计,会有地下墓穴和地面墓碑建筑等。
像皇帝的墓叫陵,诸侯的墓叫冢,圣人的墓叫林,山东曲阜的孔林,这些都算是比较高级的“墓”了。
再从“上坟”和“扫墓”的活动内容来看。
上坟更侧重于对祖先的实地祭拜和尊重,主要是带着祭品到坟前,摆放祭品、烧纸钱、焚香、奠酒、行礼等,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上坟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清理工作,清理坟头的杂物,给坟上附上新土等,坟有土堆,清扫的任务相对没有那么重。
而扫墓,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清扫墓地。
按照《清通礼》的记载,要带上除草工具,铲除墓地周围的杂草,给墓穴培土加固,还要剪除荆草,有的还会补种树木等,更强调对墓地的维护和整理。
它也包括祭拜的环节,但相对来说,清扫、修整墓地方面的工作是重点。
从使用场景和地域差异来看,有些不同。
上坟这一说法在农村更为普遍,农村土葬保留时间久,很多地方还有那种传统的坟头,叫上坟很贴切。
现在农村也有不少是地下墓穴加地面墓碑的形式了,这种情况下说扫墓也是可以的。
而在城市里,现在基本都是集中公墓,墓地相对规整,人们去祭祀的时候,更多是擦拭墓碑、清理周围杂物等,说扫墓更为常见。
一般清明时节去祭祀,人们会说扫墓或上坟都可以,但像七月半、冬至、除夕这些时候,人们更多会说上坟,除夕的上坟,有些地方还叫“送压岁钱”,并且冬至和七月半很多人家还会在家里给先人磕头烧纸钱,不一定非得去墓地,这种情况就很少会说成扫墓了。
从祭祀对象上看,有一些细微差别。
上坟通常是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进行的,是家人或亲友之间的一种情感寄托,就好像是去看望逝去的亲人,和他们“聊聊天”,说说家里的事情等。
而扫墓在一些情况下,会用于对英雄、烈士的墓地进行祭祀,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表达对他们的崇敬,追思之情,仪式感会更强,更加庄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严格区分坟和墓了,提到坟墓,通常就是指埋葬逝者的地方。
上坟和扫墓的含义也逐渐趋同,人们说起上坟或扫墓,往往都包含了祭拜祖先和清理、维护墓地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人们缅怀先人、纪念逝者的传统方式,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思念和敬重之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