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办丧事一般几天 每天做什么
在盐城,丧事一般办3天,有办5天或7天的情况。
3天的丧事,第一天主要是处理逝者身后事宜和通知亲友。
家人要先给逝者净身穿衣,寿衣通常为奇数,一般是五领三腰,材质过去多以丝绸为主,现在化纤的比较常见,忌用毛皮,传说穿皮衣转世会变为畜牲。
穿好后将其移到特定的高铺上,头南脚北,单亲老人去世高铺搁靠东山墙,双亲一人去世则搁靠西山墙。
同时,要在头前放三酒盅饭、一个香炉,头前脚下各点一盏油灯作为引路灯,还得在死者手中放一箍香当作打狗棍,口袋放一块黄烧饼喂恶狗,有的地方还会在死者脸上盖黄元纸,就是蒙脸纸。
接着要报丧,家属需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诉亲友,远地亲友就指派族人专程前往,报丧者到别人家不能进门,现在通讯方便了,打电话报丧也行。
然后要设灵堂,把逝者遗像挂在灵堂上方,下方摆放供桌,放上香烛、供品,再布置些挽联和鲜花,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这一天,孝子要开始居丧,穿上不缝边的粗麻衣或白布褂子,草鞋,在安葬前不沐浴、不洗脸洗脚、不换衣服,吃饭也不能泡汤,要昼夜轮流守在死者铺旁,这叫“守铺”。
第二天,来吊唁的亲友会增多。
他们会带着花圈、挽联、纸钱等前来悼念逝者。
死者在外的子女接到讯息后,要哭悼着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还要“望乡而哭”,婚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
到家后,要先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拉劝才停止。
孝子要主动前去叩头迎接吊唁的亲友,接下礼品后,陪同他们在灵堂里施礼,并感谢他们的到来。
这一天也会为入殓做准备。
火化,就用死者衣服凑成人形放入棺材,头南脚北手东西,再用24个土包子稳住头、脚,用纸在身上摆平,用彩色纸剪成的孝子形状覆盖全身,露出面孔。
入殓前,媳妇、女儿等女亲属要给棺材“泥墙”,她们需拿着纸钱,围着棺材正转三转,反转三转,边转边用纸在棺材四周比划,寓意是让棺材不漏水。
第三天是出殡和下葬的日子。
出殡前要先供祭,孝子需跪在大门外,由阴阳先生发旗杆,就是哭丧棒,不同辈分的人拿的哭丧棒颜色不同,孝子为毛棒,孝孙为光棒,重孙为红棒等。
然后摆上鸡、鱼、肉等供菜,点上高烛,烧纸钱,众亲友要在灵前磕头,孝子则要叩谢。
之后棺材会被移到室外,孝子向前走,棺材抬起,此时媳妇要怀抱四块“金砖”,就是之前搁棺的砖,送回自家粮囤,据说这样预示着将来会发大财,媳妇多的人家还会争抢。
出殡队伍一般是男性在前,最前头是乐队鸣锣开道,孝子,然后依次是箩担、龙鱼、火盆、灵柩、送葬亲友,沿途会有人专门散发纸钱或白纸剪好的铜钱。
到达墓地后,会进行下葬仪式,有骨灰盒就将其安葬好。
有些地方还会有“送三”的环节,就是焚烧用彩纸糊制的车、马、汽车等“纸活”,寓意是把这些物品送给死者在阴间使用。
等安葬完,家属会答谢前来帮忙和吊唁的亲友,大家一起吃个饭,这场丧事也就基本结束了。
丧事办5天或7天,通常是家庭成员多且分散在各地,需要更多时间让大家赶回来,是遵循特定家族传统,是逝者生前社会地位高、影响力大,有较多人来吊唁,需要更多时间接待。
具体每天的安排,大致也是在上述3天丧事流程的基础上,对一些环节进行更细致的处理或延长相关时间,会增加更多的祭祀仪式,让亲友有更充裕的时间前来吊唁缅怀等。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