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丧事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回民丧事有不少讲究和忌讳呢。
在回民看来,人逝世后一般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了,忌说“死”这个词。
伊斯兰教把死当做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
人临终前,要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过,病人也要忏悔和反省自己。
同时,平时有过口角、矛盾的邻里乡亲、朋友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消除误会与隔阂。
病危时,周围要肃静,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懂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不能入室。
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尸体。
尸体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有条件的要安排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如住房紧张或家境贫寒,可在客房地上铺上席子或停尸床,但不能停在伙房。
停尸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还要在尸体上覆盖一洁净的白布单。
接着要给亡人净身,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
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
洗时先洗手净下,后用白布蘸温水擦洗口齿、鼻孔以代替漱口和呛鼻,接着洗脸、洗头,最后由上至下,先右后左,洗遍全身。
净身后要给亡人穿殓服,回民叫“克番”,克番都是白色的,用白棉布、白市布等制作,不用绫罗绸缎和其他高级面料。
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帽子一个;
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有裹胸和包头。
然后要举行殡礼,回民称站“折纳则”,这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一般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领导者。
回族实行土葬,主张从速从俭,一般不拖延时日,有的就在“无常”的当天或第二天“发送”,最多不得超过三天。
回民的坟地不论风水地脉,不分富贵贫贱等,都葬在一块坟地内,但必须分开埋葬,无合葬习俗。
所挖的墓穴是先由南向北挖一个长方形深坑,在坑的底部向西南角掏挖一个窑洞。
埋葬时,亡人要头北、脚南、面西放入坑底部的窑洞内,然后用土坯将洞口封住,再将坟坑用土填实起坟。
在丧事期间,一些忌讳。
严禁用响器,不用鼓乐、不放鞭炮、不烧纸,不奏哀乐。
回族戴孝比较简单,孝子一般只戴一顶孝帽,腰间系一条孝带来表示重孝。
衰悼时只准在白天和亡人埋葬以前哭泣,天黑或亡人葬后,就不再哭了,更不能到坟上去哭。
人死后三天之内,丧家不生火做食,丧主和吊唁的人们皆由邻居和近亲接待。
送葬由男人担任,女方不能参加。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