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流程顺序是什么
在农村,丧事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当人快要去世的时候,子女一般会守护在榻前,聆听遗嘱,跟老人诀别,告慰老人安息。
老人气断后,要进行剃头、洗脚、更衣等操作,这俗称“装裹”。
装裹的件数根据家庭贫富决定,但忌讳穿皮裘、毛织物等,忌黑色。
接下来要准备棺木,棺内下垫干草,上铺褥枕,褥上摆铜钱七枚,这叫“垫背钱”。
逝者有睁眼张口的状态,要塞一铜钱于口中,称为“口含钱”,还要用红线系双足,意思是不让魂魄离去。
一般隔一昼夜入棺,这是希望逝者会复苏。
灵柩要放在堂中央,灵前挂灵幔,设灵桌,置香炉、“照尸灯”,灯要日夜不息地燃着。
报丧环节。
富家会用简明文书传达噩耗,普通老百姓一般多以“出纸”取代。
具体做法是门内立“殃状”牌,大门口悬挂白纸幡,就是“倒头纸”,门旁贴“告拜”。
之后由儿子报丧,分送孝布,通知亲友开吊、出殡的日期。
开吊也叫“送行”。
父母丧,子女要服重孝,远亲则服头脚孝。
子女孝服为毛边白粗布衣,男戴纸制麻冠,女蒙麻布头巾,腰束麻绳,手扶柳杖,这柳杖俗称“丧棒”。
开吊这天,吊丧者会献祭品,行跑祭礼,随到随祭。
有的还会作祭文在灵前诵读。
晚间要烧夜纸,吹鼓手奏哀乐,富家还会请僧道办道场。
午夜的时候,要烧纸车、纸马等“纸火”,表示送亡灵“启程”。
出殡俗称“发引”,这是丧礼的主要环节。
一般在三日或七日后举行。
出殡时鼓乐导引,后面跟着“纸火”,有纸房、金库、银山等。
男送殡者列队前行,女辈乘车于后,大家都要嚎啕大哭,然后抬棺入坟埋葬。
葬后还有祭祀活动。
葬后三日要上坟,这叫“复三”;
以后每七日上坟一祭,称为“过七”,“七七”则叫“尽七”。
百日上坟再祭,叫“过百日”。
翌年寿终纪念日叫“过周年”,三周年称“圆周年”。
祭祀日的奠仪隆重与否也是根据贫富来决定繁简的。
以后每年还有三次例行祭祖上坟,分别是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在一些农村地区,人去世后,亲属要到当地派出所或村委会开具死亡证明,以便后面办理火化等事宜。
在等待火化期间,逝者一般要在家停放3天,这期间需要有人守灵。
守灵人一般为逝者直系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员,晚上不能睡觉,一方面是防止一些动物对遗体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便于亲友的送别或追思。
火化当天,家属要带着逝者的死亡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等,通知殡仪馆的人员开车将逝者遗体送往殡仪馆。
在殡仪馆办理完相关手续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火化。
火化后,家属会携带逝者的骨灰盒前去逝者生肖的地方进行烧纸祭奠。
然后会举办一个仪式,包括酒宴、告别仪式等,之后再将骨灰放入棺材,棺材内可以放入逝者的衣物或其他陪葬品,最后进行埋葬。
埋葬前,会找人在自家的田地或指定地点挖一个大坑,大小以能放入棺材为宜,一般下午进行埋葬,就是酒宴及告别仪式结束后,由殡葬司仪人员把棺材抬到专用车上,亲朋好友及相关司仪人员会来到田间将逝者埋入预先挖好的深坑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