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办三年磕几个头
在农村丧事办三年的过程中,磕头的数量和方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讲究哦。
先说说丧事期间吧。
一般老人去世后,从咽气到下葬这几天,亲戚朋友来吊唁是要磕头的。
在一些地方,第一天得到信的人去吊唁,第二天正式进入程序,所有亲戚朋友都要去。
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通常要磕九个头。
而其他亲戚,儿媳侄媳孙媳、闺女外孙女外孙媳妇等,磕头的数量也是九个。
要是娘家人来,孝子孝媳还得出来跪接呢。
一般磕头是九次,前四次算一部分,第五次要上前敬香敬酒,后四次是另一部分,磕头后还得去丧屋跪下再哭几声,等执丧人喊了才能起身撤离。
等到“祭七”过完到了百日,再烧化纸钱进行祭奠,这个时候磕头的数量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一般也会磕三个头表示敬意。
接下来就是守孝的这三年啦。
这三年内每遇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举行祭奠礼仪。
在第一年“头周年”和第二年“二周年”时,祭礼相对简单,多是本家孝子及至亲参加,磕头的数量一般也是三个左右,算是对逝者的缅怀。
到了“过三年”,那就比较隆重了。
这时已经“服满”,有的地方像过丧事一样,杀猪宰羊,布置祭堂,来客祭奠,祭礼很繁杂。
在一些地区,“过三年”时的磕头礼仪有很多种。
大名农村常见的九叩礼,流程是先作一个揖,跪下磕三个头,起来再作一个揖,然后上供桌前,又作一个揖,站着传三根香,跪下献三杯酒,献完再磕三个头,起来作一个揖,退回原位,再作一个揖,磕三个头,跪哭三声,最后起来作一个揖,这就完成了九叩礼。
还有十二叩礼,分“短十二叩”和“十二叩单上香”。
“短十二叩”是入场先作揖打躬,跪地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前行至祭台前,作揖打躬,分三次接过台案上的三炷香,自左低起上扬传递至右,作揖打躬,跪下献酒,三盅酒献完,再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回身至入场地点,作揖打躬,跪地哭拜三声,四叩首,起身打躬作揖,这样就礼毕了。
“十二叩单上香”就是把入场的四叩首改为三叩首,三柱香、三杯酒拆分为六次往返,三炷香每次的起点补上一个叩首,三杯酒每次在供桌前一叩首,最后回到起点再三叩首,刚好凑够十二叩首。
更复杂的还有二十四叩礼、三十二叩礼甚至七十二叩礼呢。
二十四叩礼行礼者要面对供桌,从东南始,作一揖,再向司仪、乐队各作一揖,再向主位作一揖,四叩头,站起;
然后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
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
接着上供桌前,作一个揖,站着传三根香,跪下献三杯酒,四叩头,站起;
再左脚向左后方退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
右脚向右方平迈一步,至起点中间位置,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共叩拜二十四下,叫“二十四叩礼”。
三十二叩礼行礼时须有唢呐乐队伴奏,三根香、三杯酒共是六次四叩首,加上起首结束各四叩,相加正好是三十二叩首。
七十二叩礼又称七十二拜,要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共八个方位依次拜下来,共需要七十二叩首,程序极为繁复,一般在一些重要的葬礼、周年祭奠活动上,有逝者的女婿、娘家侄子等亲戚会行七十二拜礼。
农村丧事办三年,磕头的讲究还真是不少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仪式,磕头的数量和方式都不一样,这些都是传统习俗的一部分,表达着人们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