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祭祖仪式流程是什么
古代清明祭祖的仪式流程挺有讲究的。
首先在祭前要做准备。
祭祀前三天要进入散斋,这时候就不能再像平常一样娱乐宴饮了,得沐浴更衣,然后独自住在静室里。
到了前一天,要行致斋,这一天只能吃素羹淡饭。
对于女性参与者来说,要把首饰卸下来,换上青色素服,在斋戒的时候,只能专心做纺织之类的事,不能去管外面的其他事情。
祭品方面也有规定哦。
一般墓祭供品要遵循三牲五果的标准,太牢也就是牛、羊、猪,有时候也可以用面塑来代替,实际祭祀的话,就用豚肩、蒸鱼、腊兔这些。
供案的陈设也有讲究,左边要设玄酒,就是清水,这象征着天道,右边要置醴酒,代表人伦,中间五供是香、花、灯、果、馔。
在江南地区,士族还会准备青精饭作为特色祭食。
祭器也不能随便用哦,得用家族传承下来的古器。
按照宋代《朱子家礼》的规定,墓祭的时候,尊要用陶制的,爵要用木制的。
然后就到了祭祀当天啦。
一开始是省视修葺,一般在卯初的时候,族长要拿着罗盘校正墓向,子弟们就要拿着锹进行三除三培。
先把坟上的杂草除掉,再把排水沟的淤土清理掉,最后把碑面上的苔痕也清除掉。
培土的时候呢,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取新土三次,形成一个九宫培土的格局。
等修葺完了,要在墓门悬挂桃木符,上面写着“气接云门”四个字。
陈设礼器,在辰正的时候,执事者要按照《周礼·春官》的规制来布设祭案。
在碑前设总案,左边昭位、右边穆位分别设置配案。
供品的摆放要遵循“上香下醴,左牲右粢”的原则,鱼不能露出鱼鳞,豚不能现出爪子,浙江余姚黄宗羲家族记录的那样,陈设时,鹅颈一定要曲向主祭位,这是取反哺的意思。
再接下来就是很重要的三献大礼了,这个一般在巳时进行。
初献礼是由族长来进行,他要先盥手升阶,然后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执事会唱“奠帛”,族长要献上青色织锦,奠爵的时候要用拇指、食指、中指持爵,就是三才手,把酒酹洒在地上,要形成天、地、人三画的样子。
苏州文氏的祭文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是“维某年岁次干支,孝孙某敢昭告于显考某府君...”。
亚献礼是由宗妇主持,主要是献茗点茶,福建林浦林氏的祭仪就要求,妇献茶的时候,要行凤凰三点头式,水注到七分满,这象征着北斗临照。
终献礼是由嫡长孙来执行,主要是进行焚黄仪式,就是把誊写在黄纸上的祭文焚化,徽州胡氏规定,焚文要用松柏的柴薪,松柏馨香,据说这样可以让祭文的内容达于九泉。
三献大礼结束后,就是辞神礼成了,一般在午初的时候。
这时候要行望燎礼,把祭酒洒向东方,这是取魂气归天的意思。
然后剩下的祭品要进行散福,按照辈分来分食。
最后执事会高呼“礼成”,大家就退班,众人要按照昭穆次序倒着退出墓园,不能转身背对先人的坟墓。
在古代,不同阶层的人祭祖的流程会有一些差异,士族阶层的流程就比较复杂和讲究,但清明祭祖都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是一种传承家族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方式。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