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时手里拿的小棍怎么处理
出殡时手里拿的小棍一般叫哭丧棒,有叫哀杖、孝棍的。
这小棍可有不少讲究呢,咱们先说说它的来历。
以前的孝子有守孝三年的说法,守孝时身心极度悲伤,体力也虚弱,需要用个棍子来辅助行走和起身,这就是哭丧棒的由来。
在古代,它还是孝子守丧的一种标识呢。
那这哭丧棒一般用什么做呢?不同地方不一样,南方用竹子的多,北方常用高粱秸秆,柳木。
通常是在这些材料外面包上剪成条状的白纸,长度大概一米左右。
说完来历和做法,再说说出殡时手里拿的小棍怎么处理吧。
不同地区处理哭丧棒的方式不太一样。
有的地方是把哭丧棒随棺木一同埋入坟墓,觉得这样能让孝道随故人归于沉寂,表示子女的一份哀思跟着父母一起入土了。
就好像是告诉逝去的亲人,子女的孝心会一直陪着他们。
还有的地方是把哭丧棒插在新墓坟头,这象征着孝思绵长,守孝于先人之侧。
从远处看,坟头上的哭丧棒就好像是子女在那里陪着老人,一直守护着。
从哭丧棒的数量还能看出坟墓主人的儿孙有多少呢。
有个共同点,就是这哭丧棒一般都不能带回家,大家都觉得它是丧葬用品,带着晦气和不吉利,带回家会给家里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整个出殡过程中,哭丧棒也有不少规矩。
孝子们手持哭丧棒走在送葬队伍前列,低头弯腰缓慢前行,用它来表达对逝者的悲痛之情。
在灵堂守灵时,不用的哭丧棒就靠立在孝子身旁,放在灵堂前,不能随意乱放。
哭丧棒不能指向他人,在文化里,丧葬用的东西都被认为不吉利,用哭丧棒指人,一是晦气,二是怕把别人的魂魄勾走。
关于哭丧棒还有一些传说呢。
有人说它是给亡灵开路用的,古人讲死者为大,就算皇帝出行,遇到平民出丧也要让道通行,这哭丧棒就代表着让路人避让的意思。
还有人说哭丧棒有镇邪作用,驱赶妖魔鬼怪,让死者的亡魂避免其他鬼怪的叨扰,顺利通过黄泉路上的关卡。
现在呢,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地方的丧葬习俗也在简化,哭丧棒这个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只是它的一些寓意和讲究年轻人知道得越来越少了。
它都是丧葬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和尊重,体现了传统的孝道文化。
处理哭丧棒还是要按照当地的习俗来,这也是对先人和传统的一种尊重嘛。
像有些地方在制作哭丧棒的时候,还会在火上烤一下,再裹上白纸条,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插到坟前生根发芽。
老人说哭丧棒成活了,会对子孙造成不利影响,大家都很忌讳这个。
死者家属一般是不能准备哭丧棒的,得让亲属来完成制作,这也是一种传统规矩。
出殡时的哭丧棒从制作到使用再到最后的处理,都有一套讲究,这些讲究在不同地方有差异,但都是围绕着对逝者的缅怀和孝道的传承来的。
咱们了解这些习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和传承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