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殡前一天规矩是什么
在河南,出殡前一天有不少规矩呢。
这一天通常是吊唁的高峰期,亲友们会纷纷前来悼念逝者。
很多地方会“出纸”,就是用白纸写讣闻帖在门首,告诉大家开吊和安葬的时间。
同时,还会用黄白纸根据亡人年龄剪制庚旗,平分插在两个草把上放置大门两侧,再在门外放一张小桌,上面放着男女孝服、草绳、丧杖等物品。
亲友来了之后,要上香叩头致哀,守灵的孝子听到声音得陪吊。
逝者未婚的儿媳或女婿前来吊唁,走到村口要止步,丧家会在其孝服之外斜佩一条红绫,然后由乐队吹奏迎接回家。
已嫁的姑娘前来吊祭,到村头就会大放悲声,这里是往日与亲人话别之处,很容易触景生情。
出殡前一天,女儿、侄女等通常要蒸“大供飨”馍,一般是十个,用内径约30公分的盆子或最大的饭碗做模,蒸熟后取出内模,下部是空心的弧形,便于摞起来摆放,最上面的供飨还要插纸花。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比较哪个闺女和侄女蒸的供飨馍又大又好,有“灵仙桌上比供飨”的俗语呢。
她们除了带供飨馍,还要带一条猪肉“礼吊”,大概十斤左右,还有香烟两条,鞭炮、烟花、火纸和礼金等。
傍晚时分,所有直系亲属要到达,这时会有一系列仪式。
在部分地区,儿媳、孙媳的娘家人要为她们准备“搭头布”,过去是家庭织布机织的棉布,现在逐渐演变成被面和被罩了。
闺女、侄女、外甥女等来吊唁时,儿媳、侄媳妇等要哭喊着出门行跪拜礼,把她们迎进灵堂。
晚上饭后,很多地方有“报大庙”的习俗。
民间觉得亡魂无阳气,不能与人共处,自死者绝气时已入附近寺庙庵观栖身,要让逝者正式向阎王爷报到。
人们会举着火把走在前面,孝子们手持丧杖棍,男孝在前,女孝后跟,一路痛哭前往村口的十字路口,现在很多村没有庙宇了,就以十字路口替代。
到了那里,要烧纸跪拜,返程的时候孝子们还要继续一路哀嚎痛哭到家,主人家请的唢呐锣鼓班要全程跟着吹奏哀曲。
报庙回来后,男孝子们要在灵仙桌前依次奠酒。
这个顺序很有讲究,要按照血缘“由远及近”、辈分“由幼到长”来,会有“执事”按照事先写好的名单逐一唱名。
男孝子先向逝者遗像施礼,然后跪倒磕三个头,向逝者敬酒三杯倒在地下,旁边有人帮忙烧三张火纸,有的孝子太过伤心还会嚎啕痛哭甚至晕厥。
观礼的人还会看这些男孝子是不是懂礼仪呢。
出殡前一天晚上,“夜祭”的习俗。
亲友邻舍都会来,向亡人告别,通常会有乐队和锣鼓陪祭。
晚辈亲戚一般要向亡人单独致祭,这也叫“点戏”,致祭人要向乐队封钱酬谢,然后跪灵奠酒默哀,乐队会唱戏或吹奏,一个客人祭完,另一个接着来。
在一些地方,子夜后至五更时分,孝子和亲友们吃了饺子后,要一起去为逝者“送行”,叫“送路”。
送行时,要揭开逝者蒙面的火纸烧掉,取出嘴里的“噙口钱”,解开“绊脚索”。
这一系列仪式结束后,就差不多要准备第二天的出殡事宜了,整个过程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家族情谊。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