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作揖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呢
在白事作揖时,通常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哦。
作揖是中国汉民族的一种传统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
作揖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这被称为 “吉拜”,常用于喜庆场合,拜年之类的。
但在白事这种凶丧场合,就要反过来,变成右手在外左手在内,这种方式叫做 “丧拜” 或 “凶拜”。
古人有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的说法。
他们觉得右手是用来杀鸡宰羊的,甚至是拿兵器杀人的,是 “罪恶之手”,而左手是 “文明之手”。
在正常行礼时,要用文明的左手盖住带来不祥的右手,表示礼貌、善意和尊重。
但在白事场合,情况就不一样了,白事本身就是与死亡、悲伤相关的,是 “凶” 事,就要用右手在外,以符合这种特殊场合的氛围。
从 “阴阳五行” 学说来看,左为阳,主生,右为阴,主凶。
葬礼是处理逝者身后之事,属于阴事,遵循 “右为尊” 的原则,因此作揖时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凶丧之事的敬重。
对于女性来说,在白事作揖时同样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哦。
按照古代 “男左女右” 的说法,有些礼仪中女性和男性的手势会相反,但在作揖这个礼仪上,无论是吉拜还是凶拜,女性都是和男性遵循相同的规则,只是动作会相对轻柔一些。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提到,古代女子行作揖礼,是右手在外左手在内为吉拜,丧拜则相反,通常理解还是女性在白事作揖时与男性手势一致,都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当我们在白事场合作揖时,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手向前抬起,在胸前抱拳,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白事则是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抱拳时拇指都不要外露。
上体前倾,幅度一般在 90 度左右,头部也随身体自然低下,眼睛看向地面,同时口中可以轻声表达对逝者的缅怀等话语。
保持这个姿势片刻后,再缓缓起身,双手也慢慢放下,这样一个完整的作揖礼就完成了。
现在,作揖这种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不像以前那么常见了,很多人更习惯用握手等方式来表达问候和敬意,但在一些传统的白事场合,在农村,比较注重民俗礼仪的地方,作揖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礼节,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送别逝者,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其亲属的慰问,了解白事作揖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这个规矩,还是很有必要的哦。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