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烧纸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烧纸钱这个习俗在中国形成的时间挺早的。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纸钱的相关记载。
《史记·酷吏列传》里提到“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这里说的“瘗钱”就是专门为死者殉葬铸制的钱,有铜、银、锡、铅、陶、泥等好几种材质。
那时候人们下葬会埋真钱进去,但是后来汉文帝的陵墓被盗了,里面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大家就觉得埋真钱既不安全又浪费。
从汉朝开始,就有人用仿制品来代替真钱陪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纸质的“瘗钱”。
唐朝天宝年间学者封演在笔记《封氏闻见记》中说“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
那个时候有了纸钱,但主要还是用来送葬,是埋在地下,不是烧了。
到了唐代,烧纸钱的习俗就开始盛行起来了。
上自王公贵族,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喜欢烧纸钱送葬。
唐代诗人张籍在《北邙行》中写过“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这就说明在唐代,寒食节上坟的时候送纸钱给去世的亲人,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
还有《旧唐书·王玙传》里也说“专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祐”,这也能看出当时烧纸钱在祭祀活动中已经很常见了。
关于为什么后来要把纸钱烧掉,有一种说法是和佛教有关。
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了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念,促进了焚烧习俗的发展。
印度或中亚人觉得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婆罗门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传递物品的能力,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让大家觉得烧纸钱可以把钱传递给去世的人。
还有人觉得烧纸的源头是“燔燎”,就是烧柴祭天,上古的时候祭天要烧东西,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烧纸钱了。
到了五代时期,纸钱已经开始采用雕版印刷技术批量生产了。
宋人陶彀的《清异录》上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征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
宋代的时候,纸做的冥器越来越盛行,专门售卖纸冥器的商店叫“纸马铺”,纸钱是里面的一大商品。
那个时候给死人送纸钱的方式,除了烧以外,埋和挂。
庄绰在《鸡肋编》中说:“每寒食日上冢,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
明清两朝,清明烧送纸钱已经完全形成传统了。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这里的“楮锭”也是纸钱的一种,多用锡纸做成。
烧纸钱这个习俗从汉代开始有了雏形,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开始盛行,后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有着很长的历史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聚宝盆烧纸钱的讲究有哪些
纸钱的另一种叫法是什么呢
烧纸钱的历史由来和背景是什么
祭祖烧纸烧到了裤子怎么办
孙女给奶奶烧纸有讲究吗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烧纸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