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葬礼是怎样进行的
贵州的葬礼形式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习俗。
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贵州印江自治县的红棺葬吧,这是一种很独特的丧葬习俗。
在印江,人去世后,首先要进行烧落气钱的仪式,然后给死者剃头、沐浴、穿衣、移床。
这些做完后,就要进行开路仪式,庆庚、升棺、打绕棺等程序。
打绕棺的时候,人们会围着棺材跳舞,这个舞蹈很有特色,动作粗犷、野朴。
红棺葬的棺材是红色的,这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
棺材制作也很讲究,要用很大的杉木圆材,做好后还要浇油漆,最后调制朱红漆料漆1到3遍。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祭祀仪式的器具很多,锣、鼓、镲、钹、唢呐、长号这些乐器是必不可少的,罗盘、活公鸡、令牌、阴阳卦等。
祭祀用的经书、符讳、手诀也很重要。
再说说贵州土家族的葬礼吧。
土家人在老人临终时,全家人都要守在身旁送终,儿子要扶起老人坐着落气,还要听老人的封赠语。
老人一断气,要立即放一串炮竹,妇女随即嚎丧,这既是向寨人报丧,是对死者的哀吊。
然后要煮一碗米饭供在尸体前,插上香、烛,烧断气前纸。
家人还会看纸灰图案,据说若是字型,死者已投生为男性,若是花纹为女性。
接下来要给死者转身,就是把死者头脚对换个位置,在脸上盖张白纸或黄纸。
还要用柏树枝煎水洗尸体,把少许洗尸体的水浇在孝子身上,意思是继承前辈福份。
然后穿上寿衣、寿鞋、寿袜,盖上老被。
寿衣穿单不穿双,不能穿棉衣,传说给死者穿棉衣会影响下一代子孙健康。
之后要把死者抬到堂屋按男左女右靠边处停放,尸体下点着“地灯”,就是“长明灯”,要用本地灯芯草混桐油点灯,中途不能熄灭。
同时要派人去给远居的亲友报丧,奔丧之人进门要给死者烧三炷香、一贴纸,叫“倒头钱”。
帮忙的人会把棺材抬到堂屋停放,棺内先处理好,再将遗体移入棺内,用死者的旧衣裤和土纸把遗体塞稳,盖上寿被。
土家族的奠礼一般在安葬死者的前一天晚上举行,有点像小型的追悼会。
仪式上要设席位,列香案,陈祭品,孝子要进行三叩首等一系列仪式。
奠礼结束后,会举行“闹丧”活动,歌手们会通宵达旦轮流唱歌,以歌悼念死者。
还有跳丧舞,掌坛师会带领众人,合着鼓点,绕着棺材跳舞,动作很有特色。
贵州其他地区的葬礼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人去世后要放鞭炮报丧,要给死者清洗、穿衣,要举行祭祀仪式等。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在具体的细节上会有差异,有的地方会请法师做法,有的地方会有绕棺的习俗,的地方在下葬时会有一些特别的讲究。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