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人的葬礼称之为什么

时间:2025-08-30 10:03:42人气:29

古代人的葬礼有很多种称呼呢。

最常见的就是“殡葬”,“丧葬”了,这是比较书面的说法,就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种文明形式。

在民间,人们通常把葬礼叫做“过白事”,白色在传统葬礼中是主色调,代表着哀悼和肃穆。

“殡”这个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停柩的意思,《礼记》里就说“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

另一种解释是葬,《荀子》里提到的“三月之殡”。

而“葬”呢,就是藏的意思,《礼记》里说“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就是把死者的遗体藏起来的意思。

在古代,“丧礼”也被称为“凶礼”,它和“吉礼”相对应,是古代五礼之一。

“吉礼”主要是祭祀鬼神、祖先等的礼仪,而“凶礼”就是处理丧事的礼仪了。

古人很重视丧礼,觉得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和婚礼一样重要,婚礼被叫做“红事”,丧礼就被叫做“白事”。

送灵的时候,民间又把这个过程叫做“送丧”,“送葬”,就是把死者的灵柩送到墓地去安葬的意思。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去世,葬礼的称呼也有点不一样哦。

未成年的孩子早夭了,0到7岁去世的叫“早殇”,叫“无服之殇”,这个阶段一般不设正式的丧礼仪式。

8到11岁去世的叫“下殇”,会举行简单的礼仪,但是没有麻绖这种丧服。

12到15岁去世的是“中殇”,可以立牌位,但是不能进入宗祠。

16到19岁去世的叫“上殇”,会举行丧礼,但是祭仪会比较简单。

成年人去世呢,有不同的说法。

21到30岁去世的叫“短寿”,31到40岁去世的叫“强寿”,41到50岁去世的叫“艾寿”,51到60岁去世的叫“周寿”。

61到70岁去世的叫“稀寿”,杜甫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嘛。

71到80岁去世的叫“耋寿”,《说文》里说“年八十曰耋”。

81到90岁去世的叫“耄寿”,《礼记》里说“八十、九十曰耄”。

91到100岁去世的叫“期颐”,《礼记·曲礼》里说“百年曰期颐”。

除了这些根据年龄来的称呼,一些其他的说法呢。

“存年”,本来是碑铭格式用语,后来就专门用来指青年早逝。

“得年”,取自《周礼》“得寿考”之说,一般是指中年离世。

“终年”,原来指的是完整的年岁,后来就演变成对知天命者的尊称了。

“享年”,本来是祭祀用语,明清以后就多用于花甲之龄的人去世了。

古代人的葬礼称呼还挺多的吧,这些称呼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