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的葬礼有什么讲究吗
回民的葬礼是有不少讲究的哦。
回民去世后,都要按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风俗进行土葬。
丧户要把死者送到清真寺,放在“买体房”里。
给死者清洗遗体,这叫“清水洗”。
会先用药皂擦洗,再用清水冲,从头到脚都要用新毛巾、脚布来洗涤,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的。
洗完之后呢,就要给死者穿衣服了,就是“白布包”。
男性要穿3件衣服,女性要穿5件衣服,这5件里面包括胸围和盖布2件。
之后把死者抬到一个大概8尺长、6尺宽的白卧单上,再盖上一块约8尺长的白色棉布,这个棉布叫“皮纳罩”,然后用大白卧单把遗体包裹起来,抬进“搭卜”里,“搭卜”是由6块木板组成的运尸木匣。
要把死者抬到悼念厅,请人举行“赞礼”。
礼毕之后,就把死者送往墓地了。
回民的墓地都是自己留好的,他们不信风水,只要是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以当作坟地。
回民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不允许多占地盘。
到了墓地呢,就要开始挖坑了,这个坑是长方形的,长不超过2米,宽不超过1米。
还要做一个土枕前沿。
死者入土的时候,先把“搭卜”的罩子取下来,再把“搭卜”抬到坑旁边,把四周的木板撤掉,让遗体直接接触地面,然后用三根圆木盖在坑上,再加上土堆成坟墓,墓前一般会竖碑,通常是面向西方。
回民的葬礼还主张速葬。
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去世,下午就埋;
晚上去世,第二天早上就埋,一般不能超过三天。
这是他们觉得尸以入土为安,不能久停。
回民的葬礼还讲究从俭节约。
他们受伊斯兰教“葬必从俭”的影响,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
不用棺椁,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缠身。
也不设灵位,不搞那些繁文缛节,禁止送花圈幛联,待葬期间也不宴请,出殡仪式很简单、安静,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不讲究什么排场。
埋葬的时候也不用殉葬物,什么纸车纸马、童男童女等纸火都是没有的。
在回民的葬礼上,一些仪式和活动,亡人入土前的焚香、传经、做都阿,念七窍米、写护心都阿,七日、月头、百日、周年等宗教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是亡人亲属代亡人赎过,祈求安拉饶恕亡人生前过失的一种善良愿望,是回民在长期纪念亡人的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回民抬尸用的担架或木匣子抬完尸以后,是需要进行消毒的,不然容易传染病菌。
妇女和非穆斯林是不能送亡人到坟地的。
回民的葬礼有很多独特的讲究,这些讲究都和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