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葬礼要给的钱叫什么
参加葬礼时给的钱,在咱们中国文化里有不少不同的称呼呢。
比较常见的叫法是“帛金”。
“帛”就是丝织品的统称,在古代,丝织品是贵重物品,“财帛”就代表金钱啦。
送帛金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以前大家生活条件不算好,要是亲友家有人去世办丧事,参加丧礼的人就会送些数额为单数的钱,一方面是对逝去的人表达心意,另一方面也能帮着亲友减轻点办丧事的经济负担。
现在大家一般是把帛金放在白信封里送给丧家 。
还有一种称呼是“奠仪”。
“奠”有祭拜的意思,“仪”表示仪式、礼节,“奠仪”这个说法更突出对逝者祭奠的那种仪式感,强调这一行为是很庄重、正式的 。
在一些地区,人们也会把参加葬礼给的钱叫做“楮敬”,“纸敬”。
这里的“楮”“纸”指的就是纸钱,“楮敬”“纸敬”的意思就是用现金来代替纸钱,以此来敬奉死者 。
在闽南、台湾那边,通常叫“白包”,这个很好理解,丧事一般被叫做白事,而这钱又是放在白色信封,纸袋里包起来送的,就叫“白包”了 。
“赙仪”也是一种说法。
儒家传统很看重丧礼,以前吊唁的人会馈赠财物,古代笼统地把这些都称为“赗”,现在主要是送钱,也能用“赙仪”来称呼。
朝鲜半岛那边把参加葬礼给的钱叫“赙仪”,“吊慰金” 。
在东北的一些农村地区,不管是喜事还是白事的礼金,都统一叫随礼钱。
一般亲戚送的钱,有人会叫“折仪”,能称作“仪礼”,朋友,乡亲送的钱,就叫“纸礼”“帛金”,俗称还是“白包” 。
还有一些人会把这钱叫做“挽金”,“礼钱”,是对逝者家属表达慰问和敬意的一种称呼方式 。
不同的称呼,背后都是大家对逝者的缅怀,对逝者家属的关心和帮助。
关于这个钱数也有些讲究,通常大家送帛金的数额会是单数, 101 元、301 元、501 元这样的。
按照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一般会收到丧家送出的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里的一元后,尾数就成九了,而“九”和“久”谐音,会让人觉得有丧事“长长久久”的不吉利意思,才要特意加一元。
在广东地区,有在整数以外加上八元的习惯,“发”和“白”谐音,有“白发归离”的说法,寄托了好事成双的期望 。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