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葬礼吹唢呐是哪里的风俗

时间:2025-06-27 09:35:26人气:38

葬礼吹唢呐是中国不少地区的风俗呀。

在陕西陕北地区,唢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葬礼等活动中必不可少。

陕北唢呐历史悠久,经过多年演变发展,成为当地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

在李家办丧事、过周年时,从祭灵、迎帐、摆宴到请灵、撒路灯、踩跪、出殓、下葬等全部过程,都要在吹手的唢呐吹奏下进行。

吹的牌曲多为哀调,《西方赞》,全国通行的《哀乐》曲等,要和孝子们对亡故老人的哭声相吻合,以此勾起人们对死者的怀念。

甘肃武山也是如此。

武山唢呐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当地丧葬仪式中有着重要地位,甚至有“无鼓吹不成丧”的说法。

武山历史上是战略要地,且有吐蕃、狄、羌、鲜卑等少数民族长期居住,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唢呐在这里得以传承。

武山人把唢呐叫“吹响”,在祭祀活动,丧葬、悼亡、周年祭等场合,经常能听到唢呐声。

其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随着时代发展,还融入了流行歌曲等元素。

湖南的一些地方同样有葬礼吹唢呐的风俗。

青山唢呐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石鼓、分水三乡镇及周边邻近地区,这里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青山桥民间唢呐按曲式与功能可分为五种,其中丧乐牌子就用于丧葬仪式演奏。

夜鼓牌子则是专用于丧葬的器乐曲牌,《哭懵懂》《对角飞》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曲牌。

湖南的娄底双峰、邵阳邵东、衡阳、益阳安化等地也有类似风俗,夜鼓牌子在这些地方的丧葬仪式中较为常见,通常在灵柩停放家中的夜间演奏。

在安徽皖南山区,黟县美溪唢呐也是当地民间常见的文化习俗,多用于红白喜事活动,葬礼上也不例外。

美溪唢呐自唐末宋初由沿江安庆一带随人口迁移流入该区域,与当地乡俗文化结合后流传至今。

它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管型是长喇叭、大口径,还沿用祖传的“换气法”,一口气吹出去几里地。

陕西神木同样有葬礼吹唢呐的传统。

神木民间把唢呐叫“鼓手”“鼓乐”,当地的吹打鼓乐长期在民间流传,音调古朴,风格粗犷。

在婚丧、寿庆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唢呐的身影。

神木的唢呐鼓手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分为东路和南路两大体系,不同体系的唢呐曲牌有不同的来源和特点。

湖北宣恩也是如此,在宣恩土家族、苗族人集居地,唢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从人出生到满月、成家、庆寿,再到最后的葬礼,都有唢呐相伴。

唢呐吹奏出的声音独特、洪亮、豪放、激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当地也有人把唢呐称为乐器中的“霸主”。

江西南康也有这样的风俗。

南康唢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

客家唢呐分悲调和喜调,悲调深沉、低吟、委婉幽怨,适合在葬礼上吹奏,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体现死者家属悲壮、悲愤和悲伤的心情。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