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的风俗有哪些讲究和忌讳
下葬的风俗有很多讲究和忌讳呢。
先说墓地的选择吧,这可是头等大事。
大家都觉得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要找那种生气凝结的吉穴,这样死者才能在地下安息,还能庇佑子孙后代。
下葬的时间也有讲究哦。
得是太阳落山的时候灵柩也落土。
还有些地方要求在中午前完成全部下葬程序。
选下葬日期也很慎重,要对照逝者去世的日子,看看老黄历上宜葬忌葬的事项,还要考虑家里成员的日程安排,特别是长子长孙能不能到场。
关于下葬的仪式,那讲究就更多了。
抬灵柩的人叫“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打穴”。
打穴之前要祭祀开山,孝子得烧香点烛行开山礼。
有的地方还要请地仙,画太岁,开山的时候得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会遭祸害。
开山时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
下葬前还有个“暖墓”的习俗,就是往墓穴里扔大把的纸钱,把墓穴烧得旺旺的,赶走里面的寒气,让逝者住得舒服。
等墓穴暖和了,再把棺材或骨灰盒放进去。
然后亲属们要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添土”,就好像给逝者最后一次盖被子一样。
盖棺前也有仪式哦,会把公鸡绑在棺材上,寓意“金鸡引路”,还要用公鸡的血进行祭奠。
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就说哪个部位的子孙会兴旺发达。
送葬时的穿戴也有规矩呢。
直系亲属要戴白孝带,同辈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或黑纱上要缝一小块红布。
孝子孝妇要身着麻制孝衣,等仪式结束后,这些孝服、黑纱、白花通常都要烧掉。
在守孝期间,穿衣也不能太鲜艳,大红大紫的衣服是不能穿的,家里也不能办喜事、开新店。
下葬的时候还有一些忌讳呢。
下葬时,先人的遗体、骨灰等不能直接被阳光照见,得由后人打一把黑伞,用席棚遮阳。
下葬前,后人要高喊先人的姓名、生辰和死祭,这叫“喊山引魂”。
墓穴里不能留有活人的脚印、手印、身影等,不小心留下了,要马上用纸钱将印记抹平。
孕妇、产妇一般不建议参加下葬仪式,生肖犯冲的人也最好回避。
下葬结束后,大家回家时不能回头,不然据说会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
回家前还要洗手、照镜,这样可以去除晦气,算是一种心理调节吧。
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
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后,出丧那天丧家要准备肉骨头汤和煮烂的大豆,送丧的人回来喝一小碗长寿汤,吃一些长寿豆,意思是“添福添寿”。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