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上四下三还是上五下三
寿衣是为亡人穿戴的衣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寿衣的件数和搭配有着诸多讲究,“上四下三”和“上五下三”都是常见的搭配方式。
先说“上四下三”。
它指的是寿衣上衣有四件,下衣有三件,总共七件衣物,这也被叫做“四领三腰”。
“四领”通常是指罩衣、棉衣、夹衣、衬衣,“三腰”则是指罩裤、棉裤、衬裤。
这种搭配有其特定的寓意,上面四件预示着春夏秋冬四季,意味着给老人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穿全了,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生活安稳。
下面三件,取“三要”的谐音,意为“多福、多寿、多子女”,寄托了家人对逝者的美好祝愿,希望逝者能庇佑后代儿孙福气满满、长寿安康、人丁兴旺。
从实际角度来看,人去世后,由于身体上肢器官较多,内脏大多集中在上身,长时间停留的话,上身腐烂会比下身更严重,因此上身多穿些衣服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收水分等作用,防止尸体腐烂渗透。
再说说“上五下三”。
“上五下三”就是寿衣上衣有五件,下衣有三件,合起来是八件衣物,符合寿衣件数为单数的传统习俗(这里把上衣五件和下衣三件看作一个整体来算单数)。
这种穿法也被称为“五领三腰”,在一些地方更为常见。
“五领”包括衬衣、绒衣、夹袄、棉衣和披风等,“三腰”同样是衬裤、绒裤和棉裤之类。
“五领三腰”的说法由来已久,在《中国民俗通志·丧莽志》中就提到,山东泰安地区寿衣讲究“五领三腰”,陕北地区也是如此。
从寓意上来说,“五”这个数字在传统文化中有特殊含义,“五领”象征着五行、五脏等,代表着一种圆满和平衡。
上衣数量多,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让其在另一个世界能有足够的衣物,生活富足。
而三条下衣,同样是希望逝者多福多寿,生活顺遂。
不同地区对于寿衣“上四下三”和“上五下三”的选择有所不同。
大连地区一般女性穿五件套,男性穿七件套,就会有“上四下三”的搭配情况。
而在上海、南京等一些地区,则更倾向于“上五下三”的穿法,认为这样符合当地的丧葬习俗和文化讲究。
寿衣的件数还与逝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大,寿衣件数可以越多,寓意着福寿双全,表示子女对老人的敬重和孝心,认为老人一生经历丰富,应该以更多的衣物来送别,让其风光体面地离开。
不到50岁就去世的人,被称为夭寿者,一般只能穿三件寿衣,这是传统观念认为其没有享尽天年,在寿衣的穿戴数量上会有所限制。
寿衣无论是“上四下三”还是“上五下三”,都是中国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缅怀和祝愿,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对亲情的重视,通过这些具体的衣物数量和搭配方式,传递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