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的规矩和风俗有哪些
寿衣是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的规矩和风俗可不少呢。
从寿衣的准备时间来说,旧时人们认为老人年满六十就到了“享寿”的年纪,子女一般会在老人年过五十时,就开始为其准备寿衣。
老人在70岁前去世,那就要在临终时赶紧制作了,而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提前缝制好寿衣。
提前准备的寿衣通常要让老人过目,老人认可了,才算是子女尽了孝心。
寿衣的件数有讲究哦。
传统上讲究寿衣件数要为单数,3件、5件或7件套都比较常见。
这是有“身单影孤”的说法,单数也暗合“四象五行”的阴阳平衡哲学呢。
材质方面,寿衣忌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听起来不吉利。
也不能用皮毛材质,一方面是古代毛皮贵重,随葬可惜,另一方面有说法认为死者穿毛皮寿衣来世会转生为兽类。
棉布也不太合适,据说它会使骨骸色泽晦暗。
寿衣最好用绸子,“绸子”与“稠子”谐音,寓意多子多孙、福寿绵延。
民间觉得“洋布”也不能做寿衣,“洋”字与阳间的“阳”同音,不适合死者带去阴间穿。
寿衣的颜色也有规矩。
我国古代虽未明确规定寿衣不能用黑色,但民间大多认为黑色是凶色,死者穿黑色寿衣投胎转世后不能为人,只能转生为兽,寿衣很少用黑色。
寿衣颜色通常遵循“五色观”,以青、赤、黄、白、黑为主色系,但会避免纯黑。
有些地方还会按性别划分寿衣颜色,江苏常武地区,男性死者穿蓝色寿衣,女性死者穿红色寿衣。
图案上,一般会选择祥云、蝙蝠等吉祥纹样,“五福捧寿”就很常见,寓意着福气满满、长寿安康。
而猛兽、骷髅等凶煞图案是绝对不能用的,毕竟大家都希望逝者能安息,给生者带来好运。
寿衣的款式也有特别之处哦。
寿衣的衣袖通常比正常衣袖长,要能将死者的手全部盖住,这是民间习俗认为死者不能露手。
下摆不能有毛边,扣子也要是单数,不然据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幸。
寿鞋底常绣有莲花图案,莲台是佛的座位,象征着净土与超脱,这寓意着逝者能乘坐莲花宝座,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关于寿衣的穿戴也有讲究。
通常死者为男性,由儿子和女婿为其穿寿衣,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穿。
穿衣要遵循“由内而外,由下至上”的古制,先穿衬裤再着外衣。
寿衣还有“铺”与“盖”的说法,指的是寿衣的层数。
古代权贵人家多用“九铺九盖”,显得殓礼很隆重,普通人家一般用“三铺三盖”,有“双铺双盖”的情况,这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家族的经济能力有关。
还有些地方有寿衣“冲喜”的习俗,人们会在寿衣中放入一根对瓣的大葱,希望能把病痛和不祥之事“对冲”掉,为逝者祈福,盼着家族平安。
这些寿衣的规矩和风俗,都是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有些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它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流传至今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