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穿戴讲究有哪些内容
寿衣穿戴是丧葬文化中的重要环节,有着诸多讲究,这些讲究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穿戴人员来看,传统习俗中老人的寿衣通常由子女穿戴。
逝者是男性,一般由儿子和女儿共同完成;
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负责。
独生子女家庭中,由子女独自穿戴,但因寿衣件数和配饰较多,通常会有族人中的长辈协助。
寿衣的件数有严格要求。
寿衣件数需为单数,这是在传统文化中,阴间的吉利数字是单数,而阳世的吉利数字是双数。
常见的有三件套、五件套等,有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的搭配,最多是上十一下九。
不到五十多岁就去世的夭寿者,一般只能穿三件。
寿衣的材质选择也有讲究。
通常会选用棉、绸或真丝等材质,忌讳使用皮毛和绸缎。
人们认为皮毛意味着来世转生为兽类,而绸缎的“缎”字与“断子”谐音,寓意不吉。
无论什么季节去世,寿衣都要穿棉衣,原因是阴世被认为是常年阴冷的地方,穿棉衣可以抵御寒冷,同时也能吸收遗体腐烂时流出的水分。
寿衣的颜色根据逝者年龄有所不同。
80岁以上老人可选择红色系,如枣红、暗红等,象征喜庆和吉祥;
70 - 80岁的老人可选择素色系,如咖色、蓝色等,显得庄重且温暖;
60岁以下的男性可选藏蓝、浅灰等冷色系,女性可选绛紫、朱红等颜色。
传统上寿衣多为深色,要避免白色和黑色,白色被认为不吉利,黑色则怕后代绝子绝孙。
在款式方面,传统上男性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女性多为旗袍、唐装。
现在也有选择西服、休闲装等现代款式的,但一般还是要符合传统习俗。
选择古装寿衣,有一种说法是方便逝者去见先死的祖宗,实现“认祖归宗”。
寿衣穿戴的顺序也有规定。
一般是从里到外,从下到上进行。
先穿袜子,接着穿裤子,然后穿上衣,最后穿鞋子。
穿戴完毕后,通常会铺上配套的黄色褥子,黄色冲下,再铺黄色单子,这叫“铺金”,之后穿戴配饰,最后盖上白色被单、被子,称为“盖银”。
寿鞋一定要等到最后穿,老人穿好寿衣还没有断气,就不能把寿鞋穿上,老人穿上寿鞋就寓意着脚踩莲花永登极乐了。
穿戴寿衣时,逝者应以躺着的姿势进行,不能坐姿穿,更不能将逝者扣过来穿。
寿衣的袖子要足够长,必须遮住逝者的手,否则被认为逝者在阴世会受苦,有说法是避免逝者转世为叫花子。
寿衣不用纽扣,而是用布带系上,且不能打死结,“扣”有“扣走”福气的谐音,而布带寓意“带来儿子”,象征老人后继有人。
寿衣最好在老人咽气前穿上。
民间习俗认为,老人咽气前穿的寿衣可以一件不剩地带到阴世去。
来不及在咽气前穿上,最迟应在咽气后5小时内穿上,以避免尸体内病菌外溢。
在穿戴过程中,子女无论多么悲痛,都不能将眼泪滴在寿衣上,否则被认为死者会不安宁。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