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在了母亲节可以烧纸吗
咱先说,母亲节是个从外国传进来的节日,是专门用来纪念母亲,向在世母亲表达爱意的日子。
但烧纸呢,这是咱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给去世亲人送“钱”的一种祭祀举动,主要是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些传统祭祀节日,亲人忌日、周年祭的时候搞 。
那母亲不在了,母亲节烧纸行不行呢?这没有个全国统一的说法,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讲法和习惯。
有些地方的风俗传统比较严,他们觉得祭祀就得按老规矩来,得挑特定的日子去烧纸。
像清明节,这是咱们老早就有的祭扫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去坟地清理杂草,摆上祭品,再烧些纸钱,怀念逝去的亲人。
还有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民间传说这天鬼门开,阴间的鬼魂都能出来,人们会在这天烧纸,给自家去世的长辈送东西。
再有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这原本是给亡者送御寒衣物的时间,现在很多地方简化成烧纸了 。
除了这些大众性节日,亲人的忌日,就是妈妈去世的那天,像头七、二七、三七、五七、周年这些特殊时段,都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烧纸时机 。
按照这种严格的老习惯,母亲节不在传统祭祀日程里头,那就不能烧纸,觉得乱烧,是对逝者和传统的不尊重,还会冲撞了什么。
有不少地方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有的人觉得,母亲节这节日是外来的,但意义挺好,就是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嘛 。
自己妈妈不在了,平时想念得厉害,母亲节又这么特殊,看见别人都给自己妈妈过节,心里头难受,就想通过烧纸这种方式,跟妈妈说说心里话,送点“钱”,让妈妈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宽裕些。
在他们看来,烧纸就是个情感寄托,啥时候心里头想着妈妈了,难受了,想跟妈妈唠唠了,只要环境合适,又不违背公序良俗,那就可以烧。
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清明、中元这些固定日子。
母亲节这么一个跟母亲有关的节日,烧纸悼念妈妈,是对妈妈爱的延续,没什么不可以。
还有人是从烧纸本身的含义来考虑能不能在母亲节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觉得人死了,但在另一个世界还是照常过日子,需要花钱,需要生活物品 。
后人烧纸,就是为了让逝去的亲人在阴间手头不紧,生活不愁 。
从这个角度说,只要是心里头惦记着母亲,想让母亲在“那边”过得好,啥时候烧纸都是心意。
母亲节这一天,别人都在给妈妈过节,自己妈妈不在了,通过烧纸这种举动,权当是给母亲也过个节,想象着妈妈能收到自己送的“钱”和心意,这也是尽孝道的一种法子 ,没什么不应该的。
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很多年轻人想法比较新。
他们觉得老祖宗的传统得尊重,但是也不能让传统把人捆得死死的。
像母亲节这种全世界都重视母亲的日子,对自己来说很有情感意义。
他们不太在乎老辈人那些具体哪天能烧哪天不能烧的讲究,更在意自己心里头的感受。
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真心爱妈妈,尊重妈妈,母亲节烧纸就是在表达思念,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妈妈,这没毛病 。
反倒是太拘泥于旧俗,把情感表达都模式化了,才是失去了祭祀真正的意义。
话说回来,就算觉得母亲节能烧纸,得注意一些事儿。
得选好地方。
不能在市区里头,马路边、小区里这种人多又不让烧纸的地方瞎烧,这样既不文明,还容易引发火灾,给别人添麻烦,给自个儿招事儿。
最好是去郊外空旷没人的地儿,是当地指定的祭祀区域 。
要是妈妈有墓地,去墓地那儿烧当然更好啦,那是妈妈长眠的地方,在那儿烧,感觉跟妈妈近些,把心意更好地传过去 。
烧纸的时候要心怀敬意,别嘻嘻哈哈,别一边烧一边抱怨啥的 。
要安静点,好好跟妈妈说说心里话,说说自己最近过得咋样,家里都有啥事儿,让妈妈在“那边”别操心 。
烧完了,得把周围收拾干净,别留垃圾,别留隐患,这才算是把事儿办周全了 。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