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上坟有何讲究和忌讳
山东人上坟有不少讲究和忌讳呢。
这一方面是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人们向来重尊卑、讲礼仪、倡孝道,上坟被视为表达孝道、缅怀先人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民间习俗传承的结果,大家都希望通过遵循这些规矩,表达对先人的敬重,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平安顺遂。
从时间上来说,山东人上坟有固定的日子。
一般父母去世安葬后,会有三日坟、五七坟、百日坟等。
此后每年还有清明坟、麦季坟、七月十五坟、冬至坟、过年坟等常规坟事。
其中,清明坟和过年坟是最为重要的,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通常都会尽量赶回家参加。
上坟一般要赶早不赶晚,讲究“辰时上山,午时回家”,要在太阳落山前完成烧纸等事宜,人们认为白天阳气足,适合祭祀,傍晚或夜间则阴气较重,不太合适。
上坟时,供品的摆放很有讲究。
水果不能随便选,哈密瓜、甜瓜这类空心果是不能带的,老一辈觉得这是“无心祭祖”,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葡萄、荔枝等成串的水果也不行,寓意“祸事成串”不吉利。
石榴、百香果等多籽水果也忌讳,据说和“多事之秋”犯冲。
还有梨子,因谐音“离”,桑葚,因谐音“丧”,都不宜作为供品。
供品的数量也有说法,一般是三个菜或五个菜,不能是四个菜或六个菜,否则被认为是对祖宗不尊重。
菜品通常会选有吉祥寓意的,豆腐寓意“都有福”,烧鸡寓意“大吉大利”,鱼代表“年年有余”,生菜寓意“生财”。
在坟前还有一些操作讲究。
要为祖坟添新土,这寓意着给先人“修缮房屋”。
取土时忌用坟头正后方或正前方的土,一般从坟墓周围取土,然后轻轻覆盖在坟上,并拍实整修,把坟头修成圆形或椭圆形,象征家族人丁兴旺、根基稳固。
还要在坟头压“坟头纸”,通常是黄表纸或白纸,用土块压住,表示后辈已来祭扫。
焚烧纸钱时,要在坟前画一个开口的圈,开口朝向坟墓,圈内最好写明家族姓氏,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其他孤魂“争抢”纸钱。
烧纸过程中不要用木棍挑动纸堆,以免纸钱破碎,被认为不吉利。
要确保火苗完全熄灭后再离开,避免引发山火。
上坟的礼仪也不能忽视。
祭拜时一般按长幼顺序行三叩首礼,男性多行跪拜礼,部分地区女性行鞠躬礼。
行礼时要心怀敬意,不可喧哗嬉闹,更不能踩踏他人坟墓或供品,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上坟时也不能穿红衣服或佩戴红色饰品,大红大紫和花花绿绿的衣服都不合适,应穿素色衣服,如灰色、黑色等,以体现庄重和肃穆。
还有一些人员方面的忌讳。
孕妇通常不适合去上坟,一方面是担心墓地阴气重对胎儿不利,另一方面是坟墓多在山上,路途不便,怕影响孕妇身体。
幼小的孩童也一般不带到墓地祭祀,同样是怕阴气影响孩子健康。
在一些传统观念中,女婿和儿媳妇不能到岳父母和公公婆婆坟前祭祀,出嫁的女孩平时也不宜到自己父母坟前祭祀,在清明节和春节等重大祭祀日,闺女可以回娘家上坟祭祀。
上坟结束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不能直接回家,有些人认为可以先去人多的地方“散晦气”,集市等地,也有说法是扫墓后不能去赶集,不然容易招小人,不能去娱乐场所,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财运不佳等。
部分地方还讲究祭奠结束后,供品可以分给家人食用,象征“共享祖先福泽”,也有地方认为供品不可带回,具体要根据当地风俗来定。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